(三)配套电网
1、建设以110kV为主网架的高压电网,网络结构合理,布局简明可靠,运行灵活,具有充足的供电能力,适应负荷发展和农村水电开发的长期需要。
2、10kV城镇配电网宜采用双电源型环网布置,开网运行的结构。乡村配电网仍以放射状为主。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应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设备,并积极推广使用智能化环网柜(RMV)、自动重合器、自动分段器、馈线远方终端(FTU)和配变测控单元(TTU)等开关及控制设备,逐步实现馈线自动化。
3、农村变电所要向"户外式、小型化"方向发展。城镇地区可选用组合式箱式变电所。
4、新建变电所应按无人值班要求设计,老变电所要逐步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优先采用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满足变电所的测量、保护、控制、调节和通信的要求,单元装置之间及变电所与调度之间应采用标准的通信规约(特殊的通信规约应具备详尽规约文本),并注意硬件、软件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5、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内可不设固定的计算机主机,但现场应预留与计算机主机连接的接口,以便调试时使用。视其重要程度,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及视频监视系统。
6、35kV及以上变电所要大力推广采用节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要选用技术性能优越的低损耗配电变压器,也可采用全密封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变压器要在近年内更换完毕。
7、新建变电所要根据电压等级选用真空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或其它先进开关设备,不再选用油开关。35kV、10kV侧电压、电流互感器宜采用树脂浇注式结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可选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早期使用的油开关设备应逐步淘汰。
8、按系统的需要,合理配置适当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并安装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
9、推广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和微机安全自动装置。
10、推广使用氧化锌避雷器。
11、城镇配电系统推广采用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配电柜。
12、推广光纤数字式电力互感器及光纤数字变电所等新技术。
(四)配电自动化
1、积极开展配电自动化的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负荷类型及其可靠性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配电自动化方案及其设备类型。优先考虑的功能为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DA)、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以及远程抄表系统等。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