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关于印发《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印发《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商运发[2011]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我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地方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商协会及专家意见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商务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主要阐明茧丝绸行业发展状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一、“十一五”回顾
  (一)积极应对不利影响,行业发展保持基本平稳。
  我国茧丝绸行业在促进结构调整、大力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扩大出口等政策推动下,“十一五”前期延续了“十五”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影响,传统出口市场需求受到抑制,我国丝绸出口明显下降,行业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行业生产和经营受到较大影响。随着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到“十一五”末,我国茧丝绸行业运行指标基本恢复到“十一五”初期的水平,行业出现加快复苏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国桑园面积达到1203.1万亩,蚕茧产量64.9万吨,生丝产量16.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3.7%、5.4%和30.4%。
  (二)“东桑西移”成效显著,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茧丝绸业根据行业实际状况,在充分尊重茧丝绸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抓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有效实施资源整合,实现了东部地区加工、技术、管理及资金优势与中西部地区土地、人力及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区域结构的优化,也为东部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截至2010年,中西部地区(不包括青海、西藏)桑园面积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比2005年分别提高10.1和23.0个百分点,产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