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 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1、对外交通: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海滩和海岛等,大多数场址需要拓宽现有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设备的运输。在风电场选址时,应了解候选风场周围交通运输情况,对风况相似的场址,尽量选择那些离已有公路较近,对外交通方便的场址,以利于减少道路的投资。
2、施工安装条件:收集候选场址周围地形图,分析地形情况。地形复杂,不利于设备的运输、安装和管理,装机规模也受到限制,难以实现规模开发,场内交通道路投资相对也大。场址选择时在主风向上要求尽可能开阔、宽敞,障碍物尽量少、粗糙度低,对风速影响小。另外,应选择地形比较简单的场址,以利于大规模开发及设备的运输、安装和管理。
第六条 装机规模
为了降低风电场造价,风电场工程投资中,对外交通以及送出工程等配套工程投资所占比例不宜太大。在风电场规划选址时,应根据风电场地形条件及风况特征,初步拟定风电场规划装机规模,布置拟安装的风电机组位置。对风电特许权项目,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较大装机规模的场址。
第七条 工程地质条件
在风电场选址时,应尽量选择地震烈度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址。作为风电机组基础持力层的岩层或土层应厚度较大、变化较小、土质均匀、承载力能满足风电机组基础的要求。
第八条 其它因素
1、环境保护要求:风电场选址时应注意与附近居民、工厂、企事业单位(点)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小噪音污染;应避开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地区以及候鸟保护区和候鸟迁徙路径等。另外,候选风电场场址内树木应尽量少,以便在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少砍伐树木。
2、风电发展原则:规模开发与分散开发相结合,在"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和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规模化发展,其它地方因地制宜发展。
第三章 工作成果
第九条 风力发电的经济效益取决于风能资源、联网条件、交通运输、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复杂的因素,风电场选址时应按照以上要求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编写风电场场址选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