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七条 投资单位的境外投资收益包括:
  (一)境外独资企业的税后利润;
  (二)境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方分得的利润(包括股息、红利等);
  (三)直接购买外国公司股票分得的股息、红利等;
  (四)其他境外投资收益。
  第十八条 对投资单位的境外投资收益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分配和上缴;
  (一)投资单位属于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有企业(或者组织)的,其境外投资收益按企业所得税征收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税后所得额的10%(或5%)由投资单位汇总上交主管财政机关;
  (二)投资单位属于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其境外投资收益并入投资单位的利润总额,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三)投资单位属于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府机构、部门或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其他组织的,其境外投资收益的20%,由境外企业直接汇缴主管财政机关。
  应缴财政的境外投资收益,必须在主管财政机关批复境外投资年度财务报告后的三个月内上交。
  第十九条 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投资单位在报送《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后的一定期限内,可以免交应上缴财政的境外投资收益,具体免交期限由主管财政机关确定。
  投资单位应当将免交的境外投资收益用于支持境外企业的发展。
  对投资单位上交财政的境外投资收益,在三至五年内,由主管财政机关用于支持境外企业的发展。
  第二十条 投资单位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连续三年发生亏损或者发生严重亏损的独资或控股的境外企业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一条 投资单位对拥有控股权的境外投资,按驻益法进行核算;对不具有控股权的境外投资,按成本法进行核算。
  第二十二条 投资单位应督促境外企业及时报送年度财务报告。
  境外投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年度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年度会计报表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有关附表。
  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部门直接进行境外投资的,其年度财务报告由境外企业直接报送国内主管财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境外投资的,其年度财务报告由投资单位汇总或者合并后报送主管财政机关,如按规定编制合并报表的,应将境外投资财务报告作为附件报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