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试剂
实验用水为重蒸水或去离子水。
5.1 硝酸,优级纯。
5.2 过氧化氢,优级纯。
5.3 氢氧化钠溶液,5g/L。
5.4 硼氢化钾溶液,30g/L。
5.5 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50g/L:称取5g硫脲加约80mL纯水,加热溶解,待冷却后加入5g抗坏血酸,稀释至100mL,存储在棕色瓶中,可保存1个月。
5.6 盐酸溶液, 体积分数是5%。
5.7 砷标准应用溶液:溶解0.1320g三氧化二砷(预先在105℃烘干2h)于0.5mL氢氧化钠溶液(200g/L)中,用水稀释至100mL。此溶液为1.0mg/mL砷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水稀释成1.0μg/mL砷标准应用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砷标准溶液配制。
六、采样、运输和贮存
用具盖聚乙烯塑料瓶收集班后尿,混匀后,尽快按WS/T 97测定肌酐。取10mL尿,加入具盖聚氯乙烯塑料管,样品需冷藏贮存和运输。样品于4℃可保存14d。
七、分析步骤
7.1样品处理:将尿样从冰箱中取出,放置恢复到室温后,充分摇匀。取5.0mL尿样于样品消解罐中,加入3mL硝酸,微波消化5min,冷却卸压后取出样品罐将消化液分次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同时加入1.25mL盐酸和5.0mL抗坏血酸-硫脲混合液,并定容至25mL,室温反应30min后供测定。
7.2样品空白:取5.0mL水按样品同样处理,作为样品空白。
7.3标准曲线的绘制:取砷标准应用溶液0.00mL、0.05mL、0.10mL、0.20mL、0.40mL、0.80mL分别置于6个25mL容量瓶中,各加入浓盐酸1.25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5.00mL,以水定容至25mL。室温反应30min后供测定。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原子荧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以测得的荧光强度值与相应的尿砷浓度(μg/L)绘制标准曲线。
7.4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由标准曲线得尿砷浓度(μg/L)。
八、计算
按式(1)计算尿中砷的浓度:
kc
1
C= ---- ………………………………………(1)
c
2
式中:C-尿中砷浓度,μg/g 肌酐;
c
1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尿样中砷浓度,μg/L;
c
2 -尿肌酐浓度,g/L;
k-尿样稀释倍数。
九、说明
9.1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32μg/L(取尿样5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μg/L-160μg/L;精密度范围为0.87%-1.75%;加标回收率为95%-105%(加标浓度10.0μg/L-80.0μg/L)。
9.2硼氢化钾的浓度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法采用为30 g/L。硼氢化钾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必须加入一定量的NaOH或KOH以提高其稳定性。
9.3 5倍砷浓度以下的锑离子、20倍砷浓度以下的铅离子、25倍砷浓度以下的锡离子对测定无干扰;钾和钠离子对测定无干扰。
9.4通常室温条件下,硫脲30min可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故样品消化定容后30min即可进行测定。
附件2
血汞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中汞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接触汞的劳动者血中汞的测定。
二、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WS/T 68 生物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
三、原理
血样经微波消解后,在酸性条件下,血样中汞被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还原成原子态汞,由氩气载入石英原子化器中,在汞空心阴极灯的照射下,基态汞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返回基态时,发射出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在固定条件下与被测液中的汞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四、仪器
4.1具塞比色管,10 mL和25mL。
4.2微波消解器,带样品消解罐。
4.3原子荧光光度计,汞空心阴极灯。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见下表。
波长,nm
| 253.7
| 延迟时间,S
| 2
|
原子化器温度,℃
| 200
| 读数时间,S
| 15
|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V
| 300
| 进样体积,mL
| 0.5
|
原子化器高度,mm
| 12
| 进样方式
| 断续流动
|
载气(Ar)流量,mL/min
| 400
| 测量方式
| 标准曲线法
|
屏蔽气(Ar)流量,mL/min
| 1000
| 读数方法
| 峰面积
|
灯电流,mA
| 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