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0〕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工作安排》中的有关要求,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我局研究制定了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等肛肠科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肛肠科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时参照执行。
  请各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试点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情况,在我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基础上,制定试点中医医疗机构具体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和建议反馈我局医政司。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 董云龙 崔咏梅
  电 话:010-59957688 59957977

  二○一○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一、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成脓期
  (3)溃破期
  3.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临床常见证候:
  火毒蕴结证
  热毒炽盛证
  阴虚毒恋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痈(TCD编码:BWG040)和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的患者。
  2.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3.有手术适应症。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由肛周外伤、肛周皮肤感染、结核病、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破溃、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感染性疾病筛查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盆底肛门部CT或MRI、直肠腔内超声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成药
  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清热泻火解毒
  (2)热毒炽盛证:清热败毒透脓
  (3)阴虚毒恋证:养阴清热解毒
  中成药外用: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痔疮宁栓普济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肛泰软膏等。
  3.针灸疗法、理疗。
  4.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辨证使用中药熏洗。
  5.基础治疗:感染、发热、疼痛等合并症的治疗。
  6.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病灶消失,切口无脓性分泌物,创面基本愈合。
  2.肛门无疼痛,排便正常。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TCD编码:BWG040,ICD-10编码:K61.0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日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1天

    

第2天(术日)

    

第3-5天(术后第2-4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术前小结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手术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下达手术医嘱、提交手术通知单

□进行手术前准备

□麻醉医生查病人,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完成手术治疗

□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及创面渗血情况

□评估疼痛程度,必要时镇痛治疗

□了解术后首次排尿情况,必要时留置导尿

□上级医师查房,制定术后治疗方案

□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创面情况

□评估疼痛程度,必要时镇痛治疗

□换药

□中药熏洗

  

长期医嘱:

□肛肠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凝血功能 

□心电图 

□胸部X线片

□腹部超声

□腔内超声

□盆底肛门CT或MRI

长期医嘱:

□肛肠科术后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半流质饮食(鞍麻或腰麻禁食6小时后进流质饮食)

□预防感染

□中医辨证予以中药口服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肛肠科术后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半流质饮食

□预防感染

□辨证使用中药

□中药熏洗

□外用中药

□换药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各项入院检查的护理操作。

□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术前准备。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

□交代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交接病人,检查生命体征及用药情况。 

□按医嘱进行治疗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协助安全下床

□告知注意事项

□指导术后首次排尿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观察患者创面渗血及排便情况

□术后康复、健康教育

□术后饮食指导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