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上级地方政府确定,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专用基金应当实行预算管理;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应当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第三章 预算编制

  第十五条 预算法二十四条所称“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第十六条 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三)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四)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五)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第十七条 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第十八条 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一)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二)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三)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四)地方上解的收入。
  中央财政本年度举借的国内外债务和还本付息数额应当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
  (一)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二)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三)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
  (四)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
  (五)上解上级的支出;
  (六)下级上解的收入。
  第二十条 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
  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 各级政府预算中,预备费设置的比例由本级政府在预算法三十二条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