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世界各国科技奖励的国际规范相比,目前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奖励主体仍然还是政府等外部奖励主体,而来自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奖励还太少,影响也太小。深入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非政府奖项的设置及其分布状况,恰当评估非政府奖项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及其社会影响,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评估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动及科研成果的积极作用,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1.中国科技思想库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拟通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思想库发展的现状以及相关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集成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科技思想库发展的社会基础、政策环境、筹资机制以及作用发挥途径,提出培育与发展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的对策建议,为国家重要科技问题提供咨询,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2.科技发展的伦理环境研究
尽管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象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但无论从研究目的、过程和应用来看,都受到人类价值判断的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途径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科技进步越来越多地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构成冲击。本课题拟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科技发展的伦理环境,探索社会伦理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分析社会伦理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探索两者既相互约束又相互促进的内在机理,实现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23.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拟从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界定入手,探索公共科技服务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手段、方式,分析我国公共科技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公共科技服务体系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研究公共科学服务的运行机制,研究公共科学服务体系与市场的结合、互动的途径和机制,充分了解公共科技服务建设的差异性、多样性、丰富性,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支撑。
24.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
以学会为主体的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协组织的活动状况。本项研究拟在充分了解我国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明确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框架,深入研究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的类型、模式以及特点,找出相关决定因素,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社团提出的新需求、科技社团自身的运作规律,借鉴国外科技社团管理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国内科技社团现状与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提出我国科技社团治理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框架,为推动学会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支撑。
25.科技社团立法研究
社会组织立法是目前我国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问题。中央政治局委员刘淇同志在2008年两会上明确提出要探索管理分离体制,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立法。但是,目前我国有关科技社团立法还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科技社团立法的法理依据以及相关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拟就有关科技社团立法的必要性及立法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科技社团立法的建议文本。
26.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法律地位研究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在去年发布实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中,并没有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涵盖在内,导致绝大部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无法享受应得的政策优惠。本项研究拟从法律依据、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的层面对农技协的法律地位给出解释,阐明其法律性质,研究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在现有政策体系中农技协应该享有的政策待遇,从法律上说明农技协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重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7.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及准入机制研究
司法鉴定作为司法证明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司法鉴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需求也不断加大。如何顺应司法体制改革发展需要,发挥科协系统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网络优势,研究提出符合司法实践和现实需要的司法鉴定技术标准,推动建立切实可行的司法鉴定技术准入机制,是本课题所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8.我国科技发展的区域布局战略研究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科技发展的合理区域布局又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如何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综合考虑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推动区域科技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结合,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领作用,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