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申报2008年度中国科协调研课题的通知

  3.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工作者社会地位变化与心理认知情况调查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变化与心理认知情况的调查,了解掌握三十年来科技工作者社会地位以及对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状况的变化情况,分析科技工作者自身认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正面的激励因素和负面的消极因素),为科技工作者正确认识自身社会地位及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有关部门激励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以及大众媒体科学宣传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依据。
  4.科技工作者行政任(兼)职状况调查
  通过对科技工作者行政任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行政任职的状况、特点、制度环境、社会影响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科技人员行政任职现象产生的内在机制,评估科技人员行政任职对科技工作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模式,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5.我国科技工作者论文发表状况调查
  通过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发表数量、论文质量、发表渠道、评价机制的调查,了解掌握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特点和主要规律,并通过与国际上科技论文发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的内在因素,特别是科技评价机制对论文发表的影响,提出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为切实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6. 农民家庭科技需求及其实现途径调查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了解农民的知识、技能、科技现状和需求。拟通过广泛深入调查,了解现代农民家庭生活中的科技应用状况及其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比如对饮食、营养、育儿、着装、居室布置、理财等知识的需求,科学指导农村家庭日常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7. 科技工作者精神卫生状况调查
  通过对科技工作者群体精神卫生状况的调查,了解掌握当前环境下科技工作者精神卫生基本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导致科技工作者普遍性精神卫生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评估精神卫生状况对科技工作者的整体影响,并提出具有一定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和预防机制,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8. 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调查
  通过研究设计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全面了解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总体水平和群体特征,深入研究分析人文素养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的影响途径、机制以及程度,提出提高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的对策措施,为在科技界弘扬人文精神、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科学人才、发展创新文化提供依据。
  9. 长三角服务业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东部率先发展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长三角在我国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方向。本课题拟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中科技工作者规模、结构以及产业分布的调查研究,探索产业结构演进以及优化升级的基本条件和决定因素,阐明科技人力资源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长三角地区通过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0. 少数民族技能型人才状况调查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构成、分布、专业、传承、收入、生活状况等情况的调查,了解掌握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的分布状况和生存状况,研究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当前制约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发展难题并切实发挥作用的对策建议,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11.海外华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通过对海外华人科技工作者的人员构成、就业方式、专业类型、收入和生活状况,参与学术团体组织的情况,在海外生活遇到的主要困难,为祖国服务的意向、方式以及需要国内提供的条件等情况的调查,了解掌握海外科技人员的生存状态,研究分析为海外科技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的可能性及方式方法,引进海外智力的方式和途径,提出加强与海外科技工作者联系、合作,充分发挥海外智力作用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12.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的科协相关人员数量调查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4000多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科协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调查了解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协所属学会和科协基层组织状况的基本信息、专业领域,能够切实了解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提高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层次水平、程度范围,同时切实加强科协组织的自身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