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葛行军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庭)长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三是制发执行公务证也存在一些问题。执行干部综合素质考试为换发执行公务证提供了条件、依据。此事后期的工作由执行办配合最高法院政治部进行。各级法院在发放范围上,把握不一,有的失之过宽。现要求可以因地而宜,由政治人事部门把握。各审判庭、立案庭需要执行公务证的,虽未经考试,可由各院政治人事部门确定人员,予以发给。各高级法院没有领取的,应当尽快携款到厂家去取证,尽快落实。此项工作以后可统一交由政治人事部门负责。
  (二)关于加强执行理论研讨工作
  我国执行理论的研究工作滞后,又起步较晚,使执行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执行程序中极为突出。因此,在2000年的广州会议上,沈德咏副院长提出“夯实执行理论基础”的要求,按照要求,执行办以“高执办”名义撰写了一批文章,并印发了80个论文题,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法院执行理论研讨会,为推进执行理论研究拉开了序幕。黄副院长于今年4月4日分管执行工作后,多次强调要加强执行理论研究;上午在讲话中又再次强调了这一问题;在执行办报批计划召开的二、三类会议中,黄副院长审定只召开一个会议,即第二次全国法院执行理论研讨会,并要求执行办加紧准备。这说明最高法院领导非常重视执行理论研究。为此,执行办正集中办三件事:一是将第一次执行理论研讨会提交的182篇论文,经筛选后又退由作者修改,现修改稿正陆续报来,请各高级法院再予督促。执行办9月下旬对修改稿进行评选,中选论文提交第二次理论研讨会颁奖,并尽快出论文集。二是加强专题研究,推出一批新的执行理论文章。这次会上提交给大家的50道论文题,是围绕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提出的,供各级法院选题参考。各省选定题目和作者姓名,可于10月下旬报执行办,以便作必要的调整,使我们今后参赛的关于执行工作的论文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不留死角。三是充分利用人民法院报这一论坛。另外,执行办和中国法院网合办《2003直击执行征文》后,大家要踊跃提供稿源,希望各位局长同志都能有文章上此专版。
  (三)关于民事强制执行法和执行司法解释
  尽快起草颁布《民事强制执行法》,是各级人民法院极为关注的一件大事。最高法院正积极推进此项工作。执行办组成的该法草案起草小组,在去年4月报审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三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并在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和本院研究室派员参加讨论后,于今年7月10日形成新的送审稿,共235条。此后又从中提取17个重点问题,报送本院党组讨论,待此讨论确定后,将正式报请本院审委会讨论,经审定后即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加快此项工作,已将新的送审稿送请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审阅。此法草案现在要待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有关问题敲定后定稿。但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一两年内,将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是做得到的。
  在这一个时期,执行办也起草了一份司法解释,共233条。此稿于今年6月4日送审后,正逢全国人大将民事强制执行法列入立法计划,根据院领导的批示,便暂时停了下来,集中推进执行立法。但我们也考虑到,如果立法时间还要拖一个时期,则将该司法解释分几个部分陆续呈报审批出台。
  (四)关于加强执行工作宣传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接受监督,树立形象,是搞好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黄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抓好这项工作,各高级法院执行局应当特别重视。执行办综合处负起责任,设专人与各高级法院执行局共同建立起执行宣传网络。各高级法院执行局选定一人报执行办。执行办和人民法院报社可适时就执行宣传工作进行短期培训,以提高此项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大家关注第一部宣传执行工作的电视局《执行局长》,可能近期能够播放。拖了一段时间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原版中刘晓庆友情出演的角色,将其换掉,重拍了一些镜头,误了一段时间;二是剧中涉及中纪委工作的工作人员角色,征求中纪委意见后又作了修改。现在,投资制片人因刘晓庆获释,又在努力争取广电部批播原版。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对执行队伍、执行工作的社会认同,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受人民法院报社影视中心的委托,请各高级法院执行局能在本地为推销此片做些努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