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育总体目标的要求,应当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理论教育:以四门政治理论课(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和《西方主要社会思潮评介》为主干,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懂得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奠定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提高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力和对西方思潮的鉴别力。理论教育应着重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政治教育:以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为核心,有计划地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日常思想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政治教育,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树立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把经济搞上去的思想,增强反“和平演变”的意识。政治教育应着重于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想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教育为主要内容,开设《司法伦理学》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爱祖国、为人民、讲奉献的根本观念成为学生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思想和人生道路的精神支柱,反对个人主义的“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思想教育应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积极性,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道德教育:以集体主义教育和政法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注重培养忠诚求实、刚直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修养,并能关心他人,热爱集体,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道德教育应着重帮助学生树立作为政法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德育的主要途径
根据政法院校的实际情况,实现德育内容的主要途径有:
1、教学渠道
教学作为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不能单纯视为传授知识,而必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和形势政策课、各类基础课,以及法学专业课的教学,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渠道。法学科学是阶级性很强的科学。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法学专业每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