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营老山林场与渭昔屯林木、土地纠纷如何处理的复函

  经本院查明:双方讼争的渭贵沟、渭贵坡,位于渭昔屯村背后约三公里处,面积六百一十多亩,现有林木二百七十多亩,一九六五年底,老山林场开始规划包括现讼争的渭贵沟、渭贵坡土地在内其中有渭昔屯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开垦种过玉米、木薯后丢荒的土地13.5亩扩建林场,并于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由林场工人余少仁、巫桂江、丁展玉、梁华彬带领靖西、平果两县民工种植杉木。当时双方未对土地签订过什么协议,只是种树之前林场带队人巫桂江问过生产队干部,队干说山地是我们的,你们的树长大了砍下来,地留给我们。此后渭昔屯从无异议,林木一直由林场看护管理。直到一九八七年,因渭昔屯群众上山砍伐才引起纠纷。在一审期间,百色地区林业局曾对树龄作过鉴定。后在二审中广西农学院和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又联合作过技术鉴定,均未发现有24年以前所生的植株。
  本院审委会第一次讨论认为:双方讼争之渭贵沟、渭贵坡杉木林,系老山林场所种。这不仅有两县种树民工现场指认证实,而且有知情老人和树龄技术鉴定所证明。而渭昔屯提出的种树时间,树苗来源、参加种树人等方面问题,查无确凿证据。原审法院认定这些树木为渭昔屯所种,与事实不符,应予改判,林权归老山林场所有。土地权属问题,虽然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时未明确确权给渭昔屯,但该地距渭昔屯较近,且土改时当地农会只确权耕地,未确权荒山,而渭昔屯村民解放前后均在附近割草、放牧。此外,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二年时,渭昔屯群众又在该坡垦荒种植一些农作物。纠纷发生后,县政府将讼争土地确认为渭昔屯所有。从以上实际出发,方便管理,有利于群众生产、生产,可视为林场借地造林。因此我们意见:一、讼争之地权属归渭昔屯所有;二、杉木林归老山林场所有,但在两年内离地五寸处将十公分直径以上树木砍完,余下树木归渭昔屯所有;三、渭昔屯群众原砍伐卖给县木材公司杉木款三万四千元作为老山林场使用该地的补偿费归渭昔屯所有使用。诉讼费各承担一半;四、找民委、林业部门分别做好工作再下判。根据审委会意见,我院民庭跟自治区、地区、县三级民委、林业部门和双方当事人反复做工作和调解。但因意见始终不一,渭昔屯及三级民委强烈主张土地和林木都要判给渭昔屯,而老山林场和三级林业部门则坚持林和地应全部是林场的。为此,我院审委会第二次讨论,结果:实体处理仍维持第一次审委会意见。但考虑双方当事人在判后都可能在民委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申诉,为慎重起见,先请示你院。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