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高级干部特别是省部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尤其是政治水平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他们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他们应该具有开阔的眼界,熟悉国情,了解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务实创新,开拓前进;他们应该具有宽阔的胸襟,讲党性,顾大局,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讲究领导艺术,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他们应该具有优良的作风,廉洁勤政,艰苦奋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谦虚谨慎,联系群众,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不仅要按照这样的要求提高现有高级干部的水平,而且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培养和选拔接班人。
(十七)切实加强对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只着眼于用人,忽视育人,是短视的。务必把培养教育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组织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坚决克服忙于事务和应酬,忽视和放松学习的倾向。要根据不同领导职务的不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培训规划,分期分批对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并对学习情况认真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积极推进党校和各类干部学校的学校的教育改革,更好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服务。
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他们的在实践中锻炼。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加紧培养。对缺乏全面领导工作经验的,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领导岗位压担子;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放下去任职锻炼。要鼓励、引导和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特别是到条件艰苦或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去,经受考验。
(十八)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抓紧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全面正确地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不拘一格选择人才。要广开进贤之路,搞五湖四海,避免只在党政机关或周围熟悉的少数人中选干部,反对任人唯亲。对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对那些思想品质不好、弄虚作假、伸手要官的人决不能提拔。要重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选择培养,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严格执行干部离退休制度,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十九)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继续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