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规范边贸商品的检验监管。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宽严适度、方便进出,保障安全、维护信誉的原则,探索有效的边贸商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方式。一是加强边贸商品的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边贸商品实行分类管理,把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商品、日用消费品和进口国消费者有不良反应的商品上。二是结合边贸企业全备案,商品全申报,建立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实现边贸商品的可追溯。三是从重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不让假冒名牌、伪劣商品流出国门,损害我国声誉。
三、建立和完善以诚信管理为基础的进出口企业监管机制
9.加强进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以诚信管理为基础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把所有的进出口企业及其代理人全部纳入诚信管理系统,并实施优良企业和违规企业名单制度,强化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进行信用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信用等级,给予不同的优惠、便利或严管措施。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在依法进行处罚的同时,要列入违规企业名单上网公布。通过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规范进出口企业。
10.规范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要建立基于企业诚信与产品风险相结合的出口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诚信度和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商品的风险高低,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分类管理的科学性。要建立动态的分类管理制度,对实施分类管理的企业进行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对升级的企业给予优惠、便利措施,对降级企业实施严管。通过动态、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提高检验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1.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出口食品,要建立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对出口农产品,要全面实施注册登记制度,建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出口工业产品,要实行“市场准入+分类管理+违规惩戒”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抓紧建立出口企业质量档案,实现质量档案电子化和动态化管理,及时掌握企业的有关情况。建立出口企业产量和出口量核销制度,堵塞借厂骗证出口的漏洞。下大力气提高电子监管的覆盖率,探索改进电子监管的有效方式,提高电子监管的有效性。在实施数据监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视频监管。要加强对实施卫生注册进出口企业和实施质量许可(注册登记)出口企业的监管,建立“巡回检查”和“飞行检查”制度,采取不定期、不事先通知的方式,进行突击检查,提高问题的发现率和监管的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打击逃漏检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