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根据海关监管需要,经营企业应当在监管场所出入通道设置卡口,派员值守,并配备相应设备,与海关计算机联网。

  对集中在同一个封闭区域内分散经营的监管场所,经营企业可以在进出通道设置统一卡口,并设置独立的海关集中查验场地。

  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员实施卡口监管,核实、放行海关监管运输工具、货物。

  第二十一条 经营企业应当凭海关纸质放行凭证和电子放行信息放行海关监管的运输工具、货物。

  第二十二条 海关检查运输工具或者查验货物时,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海关要求,将货物移至相应的场地,并应当为海关检查运输工具或者查验货物、提取货样提供条件。

  海关径行开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时,经营企业应当派员到场协助,并应当在相关单据上签字。

  第二十三条 经营企业应当及时将监管场所内存放超过3个月的货物情况向海关报告,并协助海关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经营企业终止监管场所经营或者监管场所被海关注销经营资格的,应当按照海关要求对监管场所内存放的海关监管货物作出处置。

  第二十五条 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与海关监管有关的人员管理、单证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卫和值班等制度。

  监管场所应当配备相应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当接受海关业务培训,并熟悉海关规定。

  除安全保卫人员和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监管场所内居住。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构成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或者其他违反海关法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设置标准

  一、码头类监管场所设置标准
  (一)一般型码头(如:综合货运码头、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等)设置标准
  1.具有独立的封闭区域;
  2.设立隔离围网(墙),高度不低于2.5米;
  3.建立通道出入卡口,配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设备(电子栏杆、电子读写设备、电子识别设备、电子监控设备、电子地磅等)并与海关联网;
  4.配备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与海关电子计算机联网,能按照海关要求的格式实现相关电子数据的传送、交换,海关可进入监管场所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查询、统计运输工具、货物的停靠、存储位置及相关处理情况;
  5.安装具有存储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视频监控系统,供海关对监管场所进行监控,监管场所灯光及监控系统应当满足海关实施全方位24小时监控需要;
  6.具有专门储存、堆放、装卸海关监管货物的仓库、场地及设施,并设置明显区分标志;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