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式中 FC--财务换汇成本;
CDt--第t年项目生产出口产品所投入的国内资源(人民币元);
NRt--第t年项目生产出口产品所取得的净外汇流量(美元)。
有些内销产品经主管部门批准可按替代进口对待的,其节省的外汇支出可计入外汇流入量,但其国内销售收入不得重复计入。
除上述主要指标外,项目评价人员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其它动态或静态指标,同时应对指标的作用和计算方法做出说明。
第十五条 财务评价可按全部投资和企业自筹投资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但要以分析全部投资经济效益为主。
第十六条 在财务评价中,对于不同类型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应从不同方面衡量计算。
(一)扩大生产规模的项目,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由产品销售量增加及由于产量增加使成本降低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可直接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对这类项目的产品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需求应认真进行研究,防止盲目地搞原有水平上的重复建设;
(二)提高产品质量的项目,其经济效益表现为由于产品质量提高而使得产品销售对象、销售量、销售价格或生产成本变化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在实际评价中,可依照国家有关优质优价的规定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新产品的价格,并根据实际情况核实新产品成本和销售量;
(三)加强试验检测手段的项目,如试验检测手段的改善直接与某种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质量提高相联系,其投资和经常性费用应算做该产品费用的一部分,收益主要反映在产品的销售收益中。若是为整个企业或行业生产发展服务的基础建设项目,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由于试验检测能力加强而使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废品损失和对外支出的减少以及由于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和对外承接试验检测任务而获得的收益。上述收益都要分别加以计算。对于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效果应专门加以说明;
(四)改进原工工艺、更新陈旧设备的项目,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使用费用和修理费用减少,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所获得的实际收益;
(五)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的项目,其效益可表现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表现为提高劳动出勤率和生产率,节省医疗费用,减少排污费用等。当非经济效益是项目的主要效益且难以用货币估价时,进行项目评价一般不采用收入和支出相比较的方法,而应采用年费用法或现值总费用法对可供选择的多个互斥方案进行比选。
技术改造项目同时包含几项内容的,除应做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外,还应对可以独立划分出的项目分别进行评价。
第十七条 主要采用引进技术或进口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改造后产品出口份额较大者,应按本方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计算财务换汇成本指标。
第十八条 以合资经营方式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应分别按全投资、国内投资和国外资本进行财务评价。
第三章 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九条 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角度考虑的以实现资源最优利用和社会效益最佳为目标而进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