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传媒暴力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对策

【作者简介】
许健,单位为武汉大学。
【注释】熊润频:《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量子态隐形传输》载于新华网,2010-06-05 http://discover.news.163.com/10/0605/09/68DFP7JU000125LI.html
参见马婧:《中国目前法律传播中传媒暴力及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载《传承》,2009年第8期.
彭致:《传媒蓝皮书》载于《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8-04-03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03/091815283918.shtml
黎昌政:《湖北荆州警方破获特大网络组织淫秽表演犯罪团伙》载于新华网,2010-01-07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38953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载于新浪网,2007-07-18 http: //tech. sina.com. cn/i/2007-07-18/ 14011623385. shtml
《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载于中国IDC资源网,2010-04-27http://www.ideincn.com/news/htm/4405.htm/2010/04/27
刘洁辉:《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载于《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高培文:《虚拟社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分析与对策》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蓝皮书》,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见贺光辉:《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载《理论月刊》2007年第2期。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322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