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科学发展语境中检察职能的新审视

  

  (四)提高执法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对检察工作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整体协调,统筹兼顾,在抓好业务建设的同时,全面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检察队伍素质,实现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提高政治素质。一是要有大局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检察工作为大局服务,不仅要坚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而且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二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当前尤其是要组织干警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从而使自己有比较扎实的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思想水平,以适应特别复杂的检察环境,解决特别复杂的工作矛盾。


  

  2.提高能力素质。提高能力素质,一是要学习检察业务,提高业务素质。检察人员应熟练掌握刑法、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领悟检察专业知识,熟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要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决定了检察人员的知识面要跨越法学界限向其他学科辐射。三是要注重调查研究。检察人员要深入实际,对积累的材料和经验进行总结,使之成为系统化、理性化的理论,以指导检察工作。


  

  3.提高综合素质。一是提高交往素质。法律技术和法律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己经超出了意识形态的范畴。检察干警应当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检察工作,吸收世界各国法律的精华。二是提高心理素质。检察干警要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检察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提高思维素质。检察队伍要有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形成上下一盘棋,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性价值,要求检察人员崇尚正义,忠实于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法律,不断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执法规范,要求检察人员通过个案办理匡扶社会正义,使法治的刚性规定、正当程序、公正无私等基石相互交错、相互契合、相互支撑,浸润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科学发展提供稳定和坚韧的法治基础。


【作者简介】
陈辐宽,单位为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注释】许海峰:《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工作》,《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张志平:《中国检察权的宪法审视》,《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4期。
张文显:《“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卷。
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8页。
夏勇:《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2期。
秦信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重庆行政》2004年第5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周永康:《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求是》2008年第15期。
卓泽渊:《法律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艾伦·德肖微茨:《取好的辩护》,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
王国平:《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参见黄云龙:《检察工作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