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科学发展语境中检察职能的新审视

  

  3.切实保障人权。一是要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执法中的人本原则,体现在尊重人权的前提下执法,以彰显人文价值和人文品位。二是要严格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检察机关既要注重实体上的公正,又要关注程序上的人权和程序上的公正,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三是要在坚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诉讼效率。在法定期限内,尽可能决审快捕快诉快结,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取得最佳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三)完善检察体制,提供制度保障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必须推进检察内部体制与管理机制创新,在提供法治保障的同时,谋求检察工作的自身发展,促进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


  

  1.完备业务管理体系。一是规范业务工作运行。加强内部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确立检委会的“业务枢纽”作用,强化内部制约;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对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二是缜密执法办案机制。完善执法岗位职责,保证办案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有章可循;严格业务考核规范,按照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规律,科学确定各项指标体系;建立执法办案档案,全面反映执法的质量、效率、效果以及专业技巧和敬业精神。三是强化案件质量保障。科学确定执行实体法、程序法和检察文书等案件质量标准;建立案件质量督查机构,实施案件质量动态督查。


  

  2.优化检察物质保障。一是要推进检察办案软件的应用,完善多媒体出庭示证系统,强化视听资料的运用,建立案例数据库和法律法规查询系统,提升院局域网站功能,提高诉讼效率和效果。二是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行装工作信息,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经费保障、资产管理、装备保障、总务保障的能力,更好地为办案一线服务。三是要按照法警工作的特点,落实编队管理,构建组织保障标准;健全执法机制,完善警务实施标准;加大业务培训,制定教育培训标准;严格警容风纪,健全日常管理标准,进一步加强法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深化检察体制改革。一是完善办案机制。应针对检察业务工作具有司法和行政双重属性的特点,积极探索逮捕、公诉、民行等司法属性较强部门和反贪、渎检等行政属性较强部门的不同办案模式。前者可扩大检察官裁量范围,后者裁量范围应严格控制。[12]二是推行检察文职制度。在区分执法类和非执法类岗位的基础上,对非执法类岗位实行契约化用人的机制,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检察文职队伍。三是不拘一格选人。要改革“三优一能”(优级秀公诉人、侦查员、侦查监督员和办案能手)的评选内容和方式,培养能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行家,在执法实践中造就一批检察业务专家、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