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转型国家的宪制选择与民主巩固

  

  在现实制度的设计上,议会制的支持者也非常重视具体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例如,Lijphart 偏爱一种与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议会制民主。首先,他认为议会制- 比例代表制相比于其它各种体制类型更加有助于增加体制的包容性,有助于政治、社会力量之间的调和与妥协。议会制具有强烈的共识民主倾向,比例代表制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其次,议会制——比例代表制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经济发展更需要一种稳定持续的温和政策,这是具有中庸倾向的比例代表制和联合政府所易于提供的。议会制很可能无法短期做出决策,甚至因为相互争吵而显得毫无效率,但由于建立在广泛争议与协商的基础上,却可以保证长期成功执行,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实际发展。


  

  Lijphart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评价体系,包含公共秩序维持能力、公民参与水平、代表性、回应性(responsiveness) 、经济平等(economic equality) 和宏观经济管理(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几个指标,从民主质量(quality of democracy)与民主效能(effectiveness of democracy) 两个角度来比较各种类型的民主制度。通过相应的数据比较,Lijphart 发现,在各项指标方面,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绝大多数都要优于其它三种体制, 特别是在代表性、保护少数派利益、投票率和失业控制等方面。因此,“与其它选项相比,议会制———比例代表制民主形式在容纳族群分歧方面显然具有优势,并且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略胜一筹。那种认为发展中国家基于统治效能考虑应该摒弃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的观点实难可信。如果忽略了这一民主模式,新生民主国家的政制设计者将使其自身及其国家深受损害。”


  

  观点之二:总统制同样可以实现民主巩固


  

  Linz 关于总统制弊端的观点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异议。他们反对Linz 关于议会制更加有利于民主巩固而总统制则不利于民主巩固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总统制并不缺少政治联合的情形,有些学者则结合具体的配套制度来探讨总统制对于民主巩固的可行性。


  

  JoséAntonio Cheibub 以总统立法权力的大小、各政党政策立场的差异性程度以及各政党的议会议席分布为指标来考察总统制下联合政府与少数派政府的产生。他发现,如果宪法赋予总统的立法权力较小,总统不能有效控制立法进程,总统政党与各政党政策立场差异性较大,同时总统政党未能在议会中占据多数优势,那么总统将很可能通过提供政府职位的方式以换取其余政党的政策支持,联合政府就会形成。反之,如果各个政党之间的政策立场接近一致,那么总统将独揽政府职位,而将政策的提案付诸于其它政党,这很可能会出现少数派政府。尽管总统制国家少数派政府的出现机率远多于议会制国家,但是联合政府的出现也并不是异化状态。此外,联合政府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各政党之间政治合作的缺乏,理解这一点必须明确政府联盟与立法联盟的区分。政治行动者的目的往往有两个,即一定的政府职位以及一定的政策法案。联合政府是以共享政府职位的形式出现的,立法联盟则是以共同的政策法案为基础的。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总统制缺乏政府联盟P联合政府,立法联盟却也是经常出现的。那种认为总统制缺乏政治联合的观点,是过于强调了职位共享,而忽视了政策联盟。而且,许多少数派政府在立法有效性(effectiveness) 方面,并不弱于联合政府。数据表明,政府状态(少数派或多数派) 与政府法案获得批准的比率无关。“政府状态——无论是一党政府或多党政府,无论是否持有议会多数席位——对民主生存的可能性并无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政治联合的存在,许多总统制国家避免了社会分裂,而出现了政治缓和的情况。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西都曾呈现调和政治的景象,作为总统制发源地的美国其社会冲突也非常和缓。许多学者将这些案例都视为异态或例外,这实际上是将总统制国家的成功归结为其它因素,而将其失败归结为总统制本身。DonaldL. Horowitz 认为这是一种扭曲的见解。与此相对照,议会制同样可能出现零和博弈的情形。尼日利亚在民族独立初期采取了议会制形式,结果,北方一些种族却试图通过控制议会多数席位而剥夺其他种族的政治权力。这既是一种零和博弈,也是一种任职刚性,政府可以利用自己政党的议会多数席位而长期在职,“固定任期的总统制可能引发的统治危机,灵活任期的议会制同样可以发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