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政府的悖论并不能成为否定社会福利制度的理由,关键在于社会福利制度怎样设计,如果我们所设计的福利制度能够使得(救济,再找工作)成为博弈的均衡就可以实现社会最优。我们对此可以采取两种措施:(1)救济时将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再就业培训分开,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定得比较低或者随领取时间延长递减,而再就业培训采取发放培训劵的方式,你不参加培训这部分福利就没有。(2)政府还可以将救济分两次分发,一部分等到失业者找到工作后再发。这两种措施都使得失业者在政府救济而自己不找工作时的处境比较糟糕。
该博弈与前一种博弈的唯一区别在于政府救济而失业者呆在家里时失业者的利益比较小。通过博弈求解,
该博弈的均衡变为救济,再找工作,是社会最优的结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教育培训是最有效的社会福利
改变社会福利博弈悖论的最有效制度是将福利分为最基本生活保障和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生产者原有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前瞻性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从而大大提高社会财富。丹麦的经验能够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说起丹麦,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安徒生童话。但是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同样让人们觉得像是“过着童话般的生活”。丹麦的基尼系数仅为0.247,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福利国家,丹麦人福利待遇丰厚得令人难以相信。我认为这得益于独特的福利制度设计:丹麦人失业,可以领取相当于失业前工资 80%的失业补助,但条件是必须参加再培训和求职计划。也就是说,丹麦将享受社会福利与培训再就业绑定,与上述第二个博弈相似,其博弈均衡正好实现社会最优。
我国教育资源一直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农村,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也就无法普遍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教育培训是关键,否则结构性失业比较普遍,常常与职位空缺并存,因为失业者缺乏新创造的职位所需要的技能,例如高级技工短缺,而一般工人失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社会福利的教育培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培训是最有效率的社会福利,而且是最有实际效果的社会福利。
制度设计与制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