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论坛的地方就在离海边不远的府新大厦,全国律师界近千精英参加了本次盛会,既有声蛮律师界的朱树英、孙卫星和刘洋等老前辈以及李晓斌、庞标等学者型律师,也有渐露头角的朱桂前、陈喻伟、甘元春等青年才俊,还有在律师界摸爬滚打一二十年却成绩平平如我者,带着满腔的热情参会。会场富丽堂皇,充分展示了并让我们分享着近年来青岛经济发展的成果。会议大厅灯光辉煌,座无虚席。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十二五”规划和律师业的发展。来自司法部的赵大程副部长、国家发改委的陈亚军副司长和国务院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周其仁教授揭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陈副司长侃侃而谈,回顾了过去经济发展中的城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区域结构不合理,发展差距比较大等问题,解读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律师行业的触角伸向社会每一个行业。江平教授有一句名言: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我以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社会兴,则律师兴。各行各业的发展,会为律师创造更多的机会施展才华。春江水暖鸭先知,律师只有密切关注国家的发展规划,才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听着他描绘的蓝图,我情不自禁想起蔚蓝的大海,想起青岛海边的美景。青岛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至少在当下,是其他城市的标杆。“十二五”蓝图实现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我期待着那一天。
由于近年来的房价持续疯涨,今年物价飞涨,中央政府连下猛药,可是收效差强人意。为何如此?不懂经济学的人无法说出其中缘由,心中只有彷徨、苦闷,甚至愤怒。律师行业对国家的政策脉搏感触不可谓不深,可是能够讲出个所以然的人估计不多。周其仁教授以《世界通而不平》开题的一席话,使人茅塞顿开。周教授指出中国货币运动由两个圈构成,一是中国近年来每年净出口获得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央行光是从企业买入这部分外汇,就会印发天量货币;二是由项目投资、供地融资和商业银行信贷构成的“货币创造”。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广义货币存量从18.5万亿激增到72.3万亿,奠定了物价总水平上涨的货币基础。货币集中追逐某些商品,这些商品就会被“炒出”天价。某些商品快速涨价,必然带动其他商品涨价。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些货币不可能均匀地或者按原有比例发放给每个企业或个人,加上其他因素左右,就会演变成社会财富急速向少数人口袋集中的态势,加大两极分化。看似深不可测的问题,被周教授的庖丁解牛术剖析得一清二楚。可是,我心中的疑虑还是无法消除:怎么才能扭转社会财富急速向少数人口袋集中的态势?怎么才能把GDP总值转化为国民幸福总值?法治能吗?就我的一知半解而言,唯有法治能解决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