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作品修改权

  

  (二)修改权与改编权


  

  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改编是演绎方式的一种,是在对原作进行改动但未改变原作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创作出新作品,该作品的著作权由改编人享有。郑成思先生认为:“改编”这个术语,是外文著作权术语翻译成中文的极不成功的一例。“编”字将这种行为的对象只限制在文字作品之上,而用在美术作品之上就显得不当。而英文中相应的词是“Adapation”,除中文“改编”的含义之外,还有“改制”、“适应”的意思;德文中相应的词是“Bearbeitung”,也另有“加工”、“耕作”的意思。在著作权领域,将之译为“改制”或者“加工”可能更合适些[4]。对于文字作品而言,改编包括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将长篇小说改编成短篇小说、将小说改编成漫画、将叙事诗改编成小说等等;对于美术作品而言,改编包括将油画改作成铅笔画等等;对于音乐作品而言,改编包括将交响乐、京剧唱腔改成流行乐曲等等。


  

  改编权与修改权保护的作者的利益不同,改编权作为一项著作财产权,意味着改编作品是作者的经济利益之所在。而修改权作为作者的一项著作人格权,其主要维护的是作者思想、观点与作品的一致性,这体现了作者的精神利益。改编权是作者对作品的“改编”进行控制的权利,修改权是作者对作品的“修改”进行控制的权利。改编与修改存在诸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无论何种改编均要求改编者在尊重原作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通过独创性的智力劳动而创作出新的作品。而对于作品的修改则不需要有独创性,即修改后的作品不必然是一个新作品。由于修改不必然产生新的作品,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对于作品的改动要比改编对作品的改动小得多。正如有学者所说:修改权所说的修改是指作者变更作品部分内容,它以不改变作品基本内容、风格和性质为度,若与原作大不相同,则属于重新创作而不是修改权的行使。[5]


  

  其二,改编是对于原作品内容的表现形式作出的改变,不在于其内容与原作有差异,而在于表现形式与原作不同,较为常见的是作品类型的改变,如小说改编成剧本、诗歌改编成小说、小说改编成连环画等。而修改是对作品本身作出的改动,其涉及到作者的观点和叙事风格、方法等。修改既可以对作品内容作出变更,如修正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对内容的表现形式作出变更,但是对表现形式作出变更绝不会改变作品的类型。


  

  其三,改编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更方便地利用作品从而创作出新的作品,如将小说改编成剧本从而改变了作品的用途;而修改的目的往往是修正自己的思想、观点或者出于精益求精的考虑。当然,在实践中有时不太容易分辨修改和改编的区别,如对于作品的表现形式作出了改变但同时又没有变更作品的类型或者用途,究竟是修改抑或改编?这就需要对上述二者的区别进行综合考量。


  

  (三)修改权独立存在的必要性


  

  作品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社会观念的更新、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有可能希望对以前创作的作品进行修正,来完整、真实地反映作者最新的思想和观点。正如利普希克所言:“即使作品已被披露,作者仍保留着修改的权利。这是创作权必然产生的结果:在再版或重印之前,作者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考虑,可能认为有修改或说明某些概念、改进文风、增删文字的必要。C·穆谢和S·拉达埃利认为,对于一位作家或艺术家来说,很难接受一部作品已彻底完成这种看法,他们还援引J·L·博尔赫斯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只有迷信或厌倦才会产生最后文本的概念。”[6]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