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

董保华(1954-) ,男,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
【注释】参见《劳动合同法(一审稿)》第32条、第33条、第37条
参见《劳动合同法(二审稿)》第46条
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6条
参见《劳动合同法(一审稿)》第39条
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7条
实际执行的方案与笔者的建议略有不同。笔者希望建立一条上封线,而实际上是建立了两条:一是,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作直辖市、设区的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二是,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笔者认为,后一条上封线不是必需的。笔者希望建立的下保线,最终没有建立。当然,理论只是一种解说或是分析工具。从“用人单位帮助义务化或法定化”这一理论出发,帮助义务本身应当考虑帮助者的承受力,因此,这一方案总体上是符合这一解说的。
【参考文献】[1]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11):25.
[2]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定位[A].法商研究[C].2006,(5):47.
[3]董保华,于海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研究[A].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M].中国劳动出版社,2005.278-279,267-279,267-279,267-279.
[4]贾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报,2001,(6):61.
[5]王全兴.劳动法[M].法律出版社,2004.153-154.
[6]傅静坤.劳动合同解约金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0,(5):38-41.
[7]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6):169.
[8] Albert A. Blum.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and Research , Aldwych Press , London 1981 ,pp. 266 - 267.
[9]王全兴.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宽严选择[J].中国劳动,2006,(9):28.
[10]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79.
[11]董保华.社会法原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57.
[12]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的“三金”适用与劳动法的修改[A].叶静漪,周长征.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中国与国外劳动法制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3-204.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