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功利国家的起源理论
通过以上国家起源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研究国家的起源不能脱离人性,因为人是国家组成的基本元素。否则,就无法解释人为什么要走出自然状态而成立国家,由自由的个体变为受约束的公民即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也无法知道国家这个人造物到底给它的社会成员能带来什么利益,具有什么价值;也无法知道国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也无法确立评价国家公正的标准,从而区分什么样的国家是美好的,什么样的国家是邪恶的。总之,研究国家的理论,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从人性出发,必须从人创造国家的功利动机和目的出发。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考察国家的起源并非是什么新的创造,早在十八世纪,英国的法理学家和伦理学家耶利米-边沁就认为,国家并不是基于契约而是基于服从的需要而产生的。他说过,当一群人大体上已具备服从的习惯,服从一个人或一批明确可指的人(即执政者),这些人合起来(即人民同执政者合在一起)在一个政治社会之中,国家便产生了。也就是说,当人们感到“不服从的祸害较服从的祸害更大”的时候,人们便要求成立国家。没有国家,人们就没有安全,没有家庭生活,没有财产,甚至从事任何劳动都不可能,功利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功利便成了国家所以产生的唯一根据。不难看出,边沁在论述国家起源时,没有揭示出执政者的权力来源,并且把人民放在服从执政者的地位,这一切使得边沁的功利国家理论既不深入,也不系统,难以发扬光大。
要全面探讨国家的起源,应当把人性和功利作为切入点,并由此展开。
自人类产生以来,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为前国家阶段,为了和历史上习惯的称谓一致,以下把前国家阶段也称为自然状态阶段。第二个历史阶段为社会状态阶段或文明状态阶段或国家阶段。
在自然状态阶段,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自然环境如地震、山洪、水灾、飓风等,这时候的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还几乎无能为力,还只是自然的奴隶。第二,是其他物种的侵扰如狼群的袭击、虎豹的威胁等等。第三,是人类自身。这是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最大威胁,主要是由食物短缺引起的。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导致食物严重不足。众所周知,没有食物,人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因此,人与人之间为争夺食物而开战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结果往往是弱者身体受到伤害甚至死亡,而食物却被强者掠夺。人与人之间虽非像霍布斯所描述的“像狼一样”,可也充斥着生存竞争;自然状态虽非像霍布斯所描述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却也并非和平乐土。总之,自然状态下,为了生存发展,“人人皆各尽其智,各竭其力,以为其身,而防其敌”(21)。人的行为只受自然本性的驱使,为所欲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以生存发展为动机,为生存发展而展开的一切行为在自然人眼里都是合理的和可行的,既无善恶之分,也无是非之别。,每个人的安全和利益完全取决于个体的身体和心智能力。不难看出,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自然状态具有以下缺陷。第一,人对财产只有占有,没有所有。即使占有也处在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因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强者掠去,这对于人的生存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二,人的生命安全无时无刻不处在危险之中。首先,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严重短缺,人与人之间为争夺食物相互伤害的事情随时随地都是可能发生的。其次,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行为只受人的自然本性的支配,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都自然而然地去做在他看来好像是善的和正确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意见。”(22)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常发生的。可是,冲突的解决除了暴力或者慑于暴力而妥协,不会再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而暴力的结果带给冲突双方的又是什么呢?只有伤害或者死亡。第三,人没有幸福感。人作为一种高智能的社会性动物,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构成了人的生命的全部内容。在自然状态下,人的生存发展尚无保证,人的幸福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因为人的财产不稳定,人身不安全,长期处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中,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即使偶尔有一点欲望的满足,有一丝幸福的感觉,也是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