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每个人都是有偏见的,而且每个人种、民族和国家也都是有偏见的。我们过去把白种人称为“长毛”,把欧美人称为英国佬、法国佬或美国佬等,把中原之外的部落和民族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等等。而欧美人也把中国人称为“黄祸”或中国佬等,英文词汇蒙古人mongolian也被直接引用为先天愚型或蒙古人样白痴患者mongolism,从人种分类的角度来讲,我们中国人也是包括在这个蒙古人种mongoloid范围之内的。无论是对欧美人还是对中国人,这些称呼和词汇显然具有贬义,都是偏见的产物,在和平年代是要慎重使用或被禁止使用的。而在冲突或对抗的时期,这样的称呼或运用这样的词汇显然受到鼓励,是美德的代名,例如抗美援朝时候我们都曾高喊“打倒美国佬”。那个时候要是谁不这样说,自己反而会沦为被打倒的对象。
美德甚至是以偏见为基础的。靖国神社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万恶的渊薮——因为那里供奉着历次侵略中国战争中杀我同胞、毁我家园的,十恶不赦的罪犯,而在日本人看来却是神圣的殿堂——因为那里供奉的是为日本开疆拓土、夺取财富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前几年在国内有关岳飞的争论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岳飞抗金,当然是汉族的民族英雄,而把他作为中华的民族英雄则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会有不同意见,因为满族等北方民族是金国或其同盟国的后代,他们的民族英雄应当是岳飞的对头金兀术。
甚至,偏见也是宗教得以建立和区分的基础之一。难怪偏见和宗教总是牵扯在一起。“地球中心说”是一个偏见,“太阳中心说”不过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偏见。哥白尼因为畏惧教会的偏见而不敢在生前发表他的著作。布鲁诺因为支持这个比较正确的偏见而被坚持错误偏见的教会活活烧死。基督教制造出一个上帝,至少目前看来是一个偏见,尽管我宁愿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尽管耶稣是一个圣人,但却不是他宣称的那样是上帝的儿子。至于后来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另外一个儿子就更是离谱了。还有,喜欢吃猪肉的人觉得猪的一身都是宝,但伊斯兰教却禁食猪肉,主要理由是猪肮脏,这恐怕也是偏见。作为肉食来源,猪牛羊哪个比哪个更肮脏呢?实际的原因恐怕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中东那里的地理和气候不适宜猪的大规模繁殖和生长,这就如同南方中国不适于羊的大规模繁殖和生长一样。南方中国人如果不吃猪肉,他们还能吃什么呢?
偏见大概也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须,因为偏见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效率。我们只想看到或听到我们愿意看到或听到以及我们生存所需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有这些东西就够了。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存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舍弃或筛选掉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如果任凭各种琐细的信息占据我们的感觉和头脑,我们的感觉和头脑本身是有限的,本来就装不下这么多的信息,我们将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从而最终迷失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