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现实是历史的镜子

现实是历史的镜子


卜安淳


【关键词】现实;历史;镜子;民主
【全文】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一直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借鉴,即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车之鉴可以防覆辙。懂得历史可以明白现实,所以,历史可以成为现实的镜子。

  
  但是,我们较少考虑,现实也是历史的镜子。

  
  现实是历史的镜子,尤其是当我们需要认知历史的时候,以现实为鉴可能会使我们更好地认知历史。

  
  例如,我们曾经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毒害人心,中国社会曾长期停滞而不能发展,科举制度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当我们的社会现实中不可缺乏公务人员考选制度而相关的制度因匆忙推出而问题多多之时,我们重做思考,就应该会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些新的认识。并且,我们因此也应该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孙中山建构的政权结构中,特别重视了官员考选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官员考选机制,是使被晚清废止的科举制度得以复活。

  
  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这一类俗语不仅仅是劝人行事要瞻前顾后,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认知关系,也是很有警醒意义的。头撞南墙方悟先前的那条路才可能没有危险,见了棺材方知当初做别的选择可能更利于自己的人生。现实是历史的清醒剂,认知历史需要对现实的感受。

  
  另一方面,从地狱里来到人间的人,可能会误以为人间就是天堂;从天堂里来到人间的人,可能会误以为人间就是地狱。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对现实状况的误认。所以,当我们认清了现实,认清了人间只是人间,我们才能准确地认识地狱是地狱,天堂是天堂,因而准确地认知我们的历史。

  
  1980年,在大学读书的我们被卷入对潘晓“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大讨论。我当时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都认同潘晓的观点。从我这个在农村的艰难困苦中长大的当时的青年人来看,人生之路是一直渐渐拓宽的,何来越走越窄?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因为我已经能够看清生活的现实,因而能够明白当时的青年人一部分原在天堂,一部分原在地狱。原在地狱的我们这一类人,到了人间,就以为到了天堂。原在天堂的那部分人,到了人间,就以为到了地狱。我现在也能够明白,潘晓疑问大讨论之前的许多年中,工人农民之所以积极斗争,其实是想从地狱里来到人间,而斗争中被斗倒的权贵及其子女们的确是从天堂里跌落到了人间,有一部分人甚至掉进了地狱。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天堂里的复归天堂,地狱里的重回地狱。我很有幸,依然在人间生活,所以能看清一点人间的真相,能思考一点人间的事情。正是对当下人间状态的观察和认识,我才能反思三十年前的历史,反思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因而有一点自己的认识,有一点不再是别人提供给我的认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