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存款的财富流失风险最大:相比之下,存款要经受三大风险:第一,长期货币贬值的风险。例如,一个美国人在1963年存一笔钱,希望自己在50年后的2013年有3.09865万美元的购买力,那么依据通货膨胀计算,在存款利率为零的情况下,他必须在1963年存款23.628万美元,才能确保其在2013年,这一年有3.09865万美元的购买力。第二,银行经营风险。例如,2008年,由于抵押贷款损失严重,美国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倒闭;全美第二大房贷银行印地麦克银行也宣告破产。同年,第一国民银行、第一传统银行等25家美国银行破产。历史上,美国单次经济危机曾导致数千家银行破产。此次经济危机,也将导致大量银行破产。由于银行破产,很多储户(投资人)的存款将遭受重大损失(银行对最保守的储户提供的也不是保管服务,而是有风险的理财服务)。上次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仅对储蓄10万美元以下的倒闭银行储户提供全额补偿;此次金融风暴爆发后,美国政府仅把该数额提高到了25万美元。试想,本来,一个官员希望存款1000万美元给自己养老。银行破产后,他仅可获得25万美元补偿,用这点钱,他如何应付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生活?第三,存款丢失、毁灭风险。如果存款不放到有可能倒闭的银行,而是放在自家,则存款要经受丢失、毁灭的风险。还要负担保护、保管、保质的成本,这个风险和成本,实际上更大。
3、地球照转,VC高歌
全球金融危机并未让地球停止转动。资金闲置是最大的浪费;金融创新是美国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美国的制度不允许人们靠储蓄和吃老本混日子,它鼓励人们把薪资、存款、养老保险等各种资源投资到有风险的创新活动中,直至其老死。这种制度消灭懒人,消灭一劳永逸的混世思想,对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有好处。经济危机对这种制度是必需品,因为,没有经济危机,人们就不会心甘情愿接受基本的金融制度;经济危机逼迫人们做基本金融制度的信徒,但是擦亮了选择站队的眼睛。
经济危机大潮中,理性的美国人不会对伟大的金融制度产生怀疑,只会更加重视选择“布兰克芬”,抑或“理查德·福尔德”的问题。这就是美国经济将继续长期领导世界的根本原因。相反,中国一些精英却在有意、无意地胡言乱语,混淆视听。无意的,基本上是书呆子。有意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混口饭吃而已;这个体制的责任由良知越来越少的大众去承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