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对作为行政法上非正式法源的“典型案件”进行研究,提出适当扩大“典型案件”的核准权限,废除案件请示制度以及合并“典型案件”形成方式三种途径来完善典型案件制度。[30]有学者提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应当遵循合法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行政决定文书的字面含义、行政决定过程中相对人的交涉以及行政惯例和社会习惯,都可以用来解释具体行政行为。[31] 有学者提出,可以设计“有条件的概括授权机制”,规定人民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原则和程序,并对具体行政强制措施作“开放性”的列举。[32]有学者追踪考察了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深入开展行政指导的基本做法,总结了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深入开展行政指导的成效和经验,就其继续深化工商行政指导实践提出若干对策建议。[33]
五、行政诉讼
有学者提出,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有关行政诉讼制度的路径选择和程序价值取向两大问题,具体可以分为:1.在构建行政审判体制上,要处理好审判的独立性与监督制约之间的关系;2.在行政诉讼的功能设定上,要处理好权利救济与监督行政之间的关系;3.在实体裁判条件的设定上,要处理好行政诉讼的受案条件与诉讼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关系;4.在确定行政审判权的边界时,要处理好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5.在诉讼程序的设计上,要处理好诉讼程序类型化与便捷化的关系;6.在庭审程序的安排上,要处理好法官的被动性与能动性的关系;7.对待双方当事人的问题上,要处理好司法救助与诉争对等性的关系;8.在诉讼过程的设置上,要处理好诉讼成本与诉讼的有效性的关系;9.在配置诉讼主体权利(力)问题上,要处理好当事人自治与国家干预的关系;10.在实体裁判标准的设定上,要处理好合法性价值与法的稳定性等其他价值的关系。[34]
【作者简介】
胡锦光,男,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
宪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家》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MPA首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刘飞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副教授。
【注释】宋功德:《公法研究范式的构造、确立及其变迁》,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葛云松:《法人与行政主体理论的再探讨——以公法人概念为重点》,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方流芳:《从法律视角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法人化”批评》,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3期。
应松年:《行政权与物权之关系研究——主要以《
物权法》文本为分析对象》,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江必新、梁凤云:《
物权法中的若干行政法问题》,载《中国法学》2007第3期。
[美]吴量福、韩志红:《从实证研究中看异同:中美地方政府行政执法比较研究》,载《东岳论丛》2007年第3期。
艾佳慧:《“禁”还是“不禁”,这是个问题——关于“禁放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
唐明良、宋华琳:《行政法视野中的民营经济与政府规制改革》,载《法治研究》2007年第2期。
刘飞宇,黎建锋:《对“曾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禁止在娱乐场所从业”规定的若干质疑》,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于安:《论我国社会行政法的构建》,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杨建顺:《计划行政的本质特征与政府职能定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杨建顺:《论行政评价机制与参与型行政》,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1期。
莫于川:《论现代服务行政与服务行政法——以我国服务行政法律体系建构为重点》,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胡敏洁:《给付行政与行政组织法的变革——立足于行政任务多元化的观察》,载《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杨建顺:《论城市创新中的市民参与》,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江平等:《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六人谈——重庆土地新政争议引出的思考讨论》,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高秦伟:《政府福利、新财产权与行政法的保护》,载《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张艳丽、田文利:《土地征用中农民给付行政基本理论问题探析》,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8期。
刘飞宇、黄若谷:《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护送义务》,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赵银翠:《〈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制度解读——以流浪乞讨人员获得救助权为视角》,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张步峰:《公法视野下流浪儿童监护权的转移》,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朱芒:《行政程序中正当化装置的基本构成——关于日本行政程序法中意见陈述程序的考察》,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1期。
周佑勇:《行政裁量的治理》,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杨小君:《契约对行政职权法定原则的影响及其正当规则》,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莫于川:《经由阳光政府走向法治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理念、制度与课题》,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江必新、梁风云:《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周汉华:《电子政务研究》,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莫于川、郭庆珠:《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规划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载《南都学坛》2007年第1期。
王克稳:《论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的关系》,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章剑生:《作为行政法上非正式法源的“典型案件”》,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3期。
何海波:《论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载《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4期。
余凌云:《增设突发事件中警察行政强制措施的立法建议》,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莫于川:《实行柔性监管与构建和谐社会——泉州工商机关深化行政指导实践的追踪调研报告》,载《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江必新:《论行政诉讼十大关系——兼议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载《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2006年第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