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能力制度之商法处理特性

  
  其次,有些经营实体之成立要求投资者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缺乏之则难以成就商事主体资格。例如,《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为自然人者,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伙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者,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者,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之合伙人退伙。

  
  同理,当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时,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之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之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合伙人资格,但合伙人之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者,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财产份额退还该继承人。作为有限合伙人之自然人在有限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他合伙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伙。

  
  十年前通过之《个人独资企业法》,尽管未明确规定单独投资之自然人行为能力,但从责任以能力保障之机理,可作出当然推定,即个人独资企业业主(投资人)亦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便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从中国商法对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经营实体成立规定观之,投资者均乃经营实体之责任承担者,如《合伙企业法》规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责任须以能力作为保障,无完全能力者,不仅于债务履行或侵权行为方面难以定夺法律责任,且于实体运营期间无从独立实践其意思自治,恐于己于人皆有不详之运。

  
  其三,有些商行为制度中,欲使商事法律行为效力无瑕疵,亦要求行为人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否则相应行为无效。于商业票据中尤为显著,能力欠缺者禁止签发票据。《票据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于票据上签章者,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签章之效力。最高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重申此规则,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即出票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者,未经背书转让之票据,债务人不承担票据责任;已经背书转让者,票据无效不影响其他真实签章之效力。可知,票据上签章之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等均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此处理特性,盖因票据上“谁签章谁负责”之著名原则,然于能力欠缺者则难谓票据责任之承担,如认可其签章效力,则极易破坏交易安全和金融秩序是也。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