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如何解决北京的堵车问题?

  
  345快在高峰时大约每半分钟就发一辆可以容纳近200人的车(非高峰时也大约1分钟一辆),所以,一般在路上,总是可以从你所坐的345快上看到前面的345快车和后面的345快车,可谓从德胜门到昌平首尾相连,蔚为壮观。如果再加上344快车,919快车以及若干慢车,那么,每天晚上从德胜门附近向昌平方向运送的乘客是非常庞大的。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么多车还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要?难道仅仅因为人多?还有为什么北京市区的道路几乎天天堵?难道仅仅因为车多?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政府都在市区,都在好地方,领导上下班,来政府机关办事的人,以及那些为了伴随政府而繁荣起来的商业区和办公区带来了交通的拥挤。

  
  如果你是外星人,你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每天早晨都有几百万人从四面八方涌进市区,晚上这几百万人再从市区涌回四面八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果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全部迁到北五环、西五环、东五环和南四环以外,那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每天涌进市区吗?为什么政府要和老百姓抢道路,抢舒适呢?为什么政府要住在市区,而让老百姓住在郊区呢?

  
  我心里突然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强烈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市政府迁出市区!”自己不禁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我有这个权利吗?

  
  当然有,因为我们是纳税人,我们是政府的衣食父母!马克思不是说过吗?“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或娘奶)!”

  
  世界很多首都,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已经有了将政府迁往郊区的先例(当然,我们纳税人强烈反对那些为了自己舒适而将政府迁往郊区并大兴土木的做法),首都的今天已经不得不考虑将政府迁往郊区了。

  
  按照党章,按照宪法,按照毛主席以及刻在大多数政府大门口或者大门里的那句话的要求(那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吧),我觉得,当老百姓(纳税人)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以老百姓(纳税人)的利益优先。因此,政府应当迁出市区,把道路留给老百姓(纳税人),把蓝天留给老百姓(纳税人),把首都的文物古迹留给老百姓(纳税人),把方便和舒适留给老百姓(纳税人),把低房价留给老百姓(纳税人)(政府迁出市区可以大大降低市区的房价并适当提高郊区的房价)。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