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决非偶然的巧合

决非偶然的巧合


司马当


【全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在同一天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在2008年7月17日《南方周末》的《贺卫方辞别北大》,另一篇是《中外文摘》2008年第11期转载的《钱端升:天真的代价》,颇多的感慨让我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干脆就把两篇文章中的“精髓”部分摘抄如下,也免去了我的劳神之苦,如果两文的作者指责我抄袭,我就老实认罚罢了。
  钱端升,上海人,1900年出生,24岁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25岁做了清华大学的教授。在国民政府时期,钱端升做过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与张奚若、罗隆基、周炳琳一起,成为"蒋介石最害怕起立质询的参政员"。新中国建立后,他又任过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和许多届的政协委员。
  国民政府时期,钱端升经常发表政论文章,批评时政,针眨时弊。蒋介石虽然很害怕他开口质询,却很重视他的才华,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想让他做官。但钱先生还是想回学校教书。《胡适来往书信选》中有一封钱先生致胡适的信,说他和陈布雷见蒋介石的情况。钱先生告诉蒋介石他将回北大继周炳琳之后做法学院院长。
  陈夏红在《铁骨钱端升》一文中曾说:"如果光看钱端升1949年之前的人生经历,那么钱端升在我眼中一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勇士的形象。这位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始终秉持学者的天职,及时而又勇敢地发出独立的声音,不管他面对的是笑脸还是冰冷的枪口。"
  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钱端升都服务于西南联大。……抗战后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访问,专程到昆明西南联大来。由当时地下党和民青发起,写了一封致华莱士的英文公开信,揭露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独裁统治,要求民主和自由。这封信贴在联大校门内的民主墙上,负责接待华莱士的钱端升等先生,陪着他立在那里看这张大字报。
  国共内战爆发后,昆明四高校的学生自治会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大草坪上举行时事晚会。那天钱先生演讲的题目是“对目前中国政治的认识”。钱先生满腔悲愤,激昂慷慨,大声疾呼:“内战必然毁灭中国!”“我们需要联合政府!”会场上掌声雷动。不意这时突然一声枪响。随后枪声大作。原来云南警备司令部第五军的官兵,早已包围了学校。他们躲在校园周围的土坟头后面,对空放枪。……群众本来站立听讲,会议主持害怕流弹伤人,就要求大家席地而坐。这时正站在台上演讲的钱端升教授,表现出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他不顾劝阻,仍然神色自若地站在土台上高声演讲……。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