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政府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什么
阚敬侠
【全文】
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5月1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该法的目的旨在保护民众的知情权,推动政府事务的公开、透明。今年3月的人大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本届政府要干干净净为人民服务。去年,他亦在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中表示,要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笔者以为,胡主席所言甚是,官员的清廉和勤政必须依赖对政府的外部监督——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所构成的阳光、透明环境。虽然公开信息是政府的义务,但是人们切不可盲目乐观,认为从此之后就会万事大吉。因为,透明政府的建设,最大的推动力量是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这一思考,是源于近年来问题日益严重的政府公共管理弊端。特别是今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引起铁路、公路交通瘫痪和大量人员滞留、拥挤,就是在天灾之外,由于人为管理的落后、闭塞、信息不能共享所导致的结果。还有3月份的“藏独”骚乱事件,地方政府显得事前一无所知,说明对当地存在的各种潜在矛盾缺乏清醒认识,当然也不排除对问题的故意忽视。这类问题的存在,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说明某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处于懒政状态,自身缺乏改革动力,对为民谋福利、维护社会和谐考虑得少,对维护部门、行业垄断利益,做清闲太平官考虑得多。
二、三个热点问题凸现公民社会对政府管理弊端的有力监督
最近,互联网集中报道了三个热点问题,足以说明不透明的政府导致了何种愈来愈严重的灾难和问题。这种懒政或渎职行为激起了公民社会的极度愤慨。
一是安徽阜阳儿童传染病死亡事件。3月上旬安徽阜阳开始出现儿童传染病例,迄今已达2000多例,20人死亡,而且扩及全省甚至邻省河南。据卫生部和安徽省的说法,阜阳政府额外的信息报告及时、处置得力,取得阶段性成功,使死亡率开始出现下降。并为3月29日这一明显滞后的报告日期辩护说,医生对疾病的发生有个认识过程。之所以说额外,因为这类传染病原本不需要报告。
面对20条幼小的生命,官员的冷漠和麻木不仁就是这样。
笔者身处北京,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春季容易发生手足口传染病。老师也早就告诉过家长,这种病需要在家静养,防止传染。可见,正如卫生部所言,这是个小病,地方医院应该有能力对付,无需报告上级。既然如此,阜阳地方教育、医疗部门却为何无法应付自如呢?为何在失去19条生命以后才报告呢?为什么迟迟不能确定病症名称呢?可见,政府的发言人是在自相矛盾。他们之所以这样,最大的可能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根本不顾20条消失的幼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