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石先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文解析与维权点津(四)

  【条文解析】这一条是关于劳动争议调解要求的规定。调解的过程主要是靠调解员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但是,调解也不是无原则和漫无目的的。调解同样需要分清事实,需要依据相应的法规政策,因此本条规定,在调解劳动争议过程中调解员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并且需要耐心疏导,避免矛盾的激化,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维权点津】调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妥协让步的过程。但是,调解是自愿进行的,包括调解结果的达成也完全是自愿的。
  十四、调解协议书及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处理
  【法条原文】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条文解析】这一条是关于调解协议书及打不成调解协议的处理的规定。双方当事人经调解组织调解后,达成一致意见的,调解组织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关于调解协议书的内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调解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当包括:(1)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2)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3)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4)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等。这里的履行期限比较重要,因为本法第15条规定了,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关于调解协议书的生效,本条规定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
  关于调解协议书的效力,本条规定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这里的约束力是什么性质的约束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参照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其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因此,经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所达成的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协议的内容来履行相应的义务,享受相应的权利。
  对于经调解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并且本条明确了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就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