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认真对待宪法——由《物权法(草案)》合宪与违宪之争引发的思考

⑤ 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之后,先后进行了1975、1978、1982三次全面修改和1979、1980、1988、1993、1999、2004六次局部修改。制宪后的50多年中,平均每5年多就修改一次,这在规范宪法国家里很罕见。
⑥ 卢梭曾说过,“真正的宪法并非铸刻在铜鼎或大理石上,而是写在人民心中”。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0页。
⑦详细内容请参见张千帆:《宪法不应规定什么?为宪法的实施清除几点文本障碍》 
  
⑧ 如蔡定剑教授就指出,“如果说宪法是根本法,是母法…它就不只是公法,也应是个私法…或者说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具体参见蔡定剑:《关于什么是宪法》,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1期
⑨ 详细内容请参见张千帆:《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
⑩ 关于此问题的具体论述请参见张千帆:《宪法的用途与误用》,载《法学》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1] 苏永钦:《宪法与社会》,台湾三民书店1998年版序言。
转引自韩大元《由〈物权法(草案)〉的争论想到的若干宪法问题》
[2] 蔡定剑:《关于什么是宪法》,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1期
[3]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0页。
[4] 张千帆:《宪法不应规定什么?为宪法的实施清除几点文本障碍》,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57页。
[6] 王世杰 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3页。
[7] 杨临宏:《试论制宪权理论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8] 张千帆:《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政审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
[9] 杨海坤 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45页。
[10] 蔡定剑:《关于什么是宪法》,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1期。
[11] 张千帆:《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2期。
[12] 孙国华 杨思斌:《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12] [意] 彼德罗 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13] [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5]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16]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
[17] [日]美浓部达吉:《宪法学原理》,欧宗佑 何作霖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18] 刘志刚:《立宪主义语境下宪法与私法的关系》,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19]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0] 赵万一:《从民法与宪法的关系的角度谈我国民法典制定的理念与制度架构》,载《中国法学》2000年1月。
[21] 王涌:《宪法与私法的关系的两个基本问题》,载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创刊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