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别以为我不想发财

  传统的教条中,还有很鼓舞人心的一点,那就是不劳无获,勤奋出成果。然而,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又似乎告诉人们,钱不是想赚就有的,也不一定是拼命就可获取的。勤劳不一定致富,老板有钱了,未必因为他能干,多是因为这人会当头;贪心不一定致富,官员有钱了,未必因为他贪财,多是因为这人有实权;知识也不一定致富,教授有钱了,也不好一概说知识就是财富,未必拥有了知识才有钱,多是因为评上了教授才宽裕;政策不一定致富,下岗工人有钱了,未必因为再就业,多是因为他是下岗工,相比过去好多了;卖身不一定致富,妓女有钱了,未必因为她是娼,多是因为有嫖客。
 
  越写越庸俗,越看越不是那个灯。经过我这么一折腾,“幸福的果实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话似乎要失灵了。因为在不少人看来,靠诚实劳动获取财富,纯粹是“小雀儿上拴绳——拉鸡巴倒”。把各种关系玩弄于鼓掌之间,用尽不断滋生的潜规则,固然需要金钱作为支撑,但这种人又会常常被评价为“会来事儿”、“会做人”、“混得好”,因为支出之后就会财源滚滚来。当一个社会逐渐被“钱要玩出来而不是赚出来”的理念支配之时,就足以说明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已改变。失去的何时再来,鬼也未必知道。
  然而,可幸的是,不管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大,总会有一些在夹逢中挣扎的人。这群人玩不了迎面扑来的这规则、那游戏,也不愿意去瞎掺和,于是他们成了社会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真正寄托。我也自信这群人仍然占据了大部分,否则这社会早已不是翻天就是覆地了。善良的劳苦大众穿梭于那些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者中间,低调地守规矩,沉默地经营命运人生。涉世未深的稚嫩人,遇见不平不是惊讶就是愤怒;精于世道的过来人,则见怪不怪,感慨社会就是这么运行的。既然无法改变,何必去耗费精力,大伤心肝呢?于是,即便辛苦了一辈子,也算是潇洒走了一回。
  众里寻我千百度,兄弟就在生活夹逢处。因为崇拜诚实劳动而崇拜自己,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别以为我不想当官,不当官那是因为我没入圈;别以为我不想好色,不好色那是因为我冷冻的细胞尚未预热。无论是权力还是美色,不管有多么向往,不管有多么渴望,也不是每人人都会去排队等候的,但那终究是饱暖之后的事情。好色而不淫,好权而不滥,好财而不迷,这或许才是远离危险地带的思想防线。所以,若要坚守一份安宁,就必须单纯地游走在良性显性规则之内,而不能越轨和出格。就赚钱来说,通过前者,可以获取正财,名正言顺、心安理得;而指望后者,那只能说是一堆“歪财”了,而发歪财是要付出风险代价的。有时侯会把人从得意洋洋直接折腾成心惊胆颤,太离谱时可能还会因歪财而丧命。可是,人间有万象,社会千姿百态,总会有些善于投机的自信者铤而走险。只要暴风雨没来,这些人就会大踏步前行,老子天下第一,没准至死也没有犯事,求得一辈子平平安安。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