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检法机关中,法院和检察院用法学院毕业生较多,而公安机关对法学院的毕业生用得较少,公安机关主要是侦查功能,讲求出手是否迅速,是否能够尽快破案,因此对法律的适用较少;
(4)在法院和检察院的晋升通常需要5年以上时间;
(5)我国的司法机关不是完全独立的,依然带有政府的性质,提升不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办案能力……这要考虑自身的个性能否适应;
(6)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也不是依照个人的观点定夺……其它因素较多。
因此,如要选择到司法机关工作,需要考虑到自己的个性能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和现实,同时还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司法部门用人对全社会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法官和律师在同一位置上竞争时,法官未必能够胜过律师。因为律师职业有两个特点:1、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反驳,这样养成了他们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这也是在美国,律师能够当上总统的原因;2、律师对社会的把握既深刻又全面。因为只有面对律师,当事人才会讲实话,而面对法官只会讲对自己有利的话,所以律师最了解当事人的精神状况和心理状况,最了解真相,对社会的把握很透彻。另外在面对灰色经济竞争时,法官是否是律师的对手也是个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有信心做一个好律师,那么还是先选择做律师。因为你做了一个好律师,以后想要进入法官队伍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你先进入法院,首先对人格可能造成扭曲,而且我国目前政府机关的腐败程度是相当高的,如果有腐败行为的话,你不知道哪一天枪口就对准了你,一旦出了问题那你的人生就彻底的失去了希望。但是如果是律师,即使被吊销律师执照后,因为对社会的了解透彻,还可以经商什么的。所以一定要从动态上考虑问题。
2、中国律师生存状态及走势
律师行业招收毕业生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目前律师都比较功利。应届毕业生到律所通常都不接收,即使接收待遇也很低,在广州的待遇通常为800-1000元。原因如下:我们和法治国家不同,不是通过案件的影响力来吸引案源,我们国家很多律师的案源都是靠“关系”,牵涉到回扣,办案也不总是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来完成的。所以在招收毕业生时不愿意让你们切入主体核心部分,怕被抢走案源,工作也不让你接触具体的案件,而只让你做送送文件的工作。律师90%的精力用在扩展案源,5%的精力用于办案,5%的精力用于家庭。中国的律师界现在有个问题,在80年代时律师的水平是高于法官的,因为律师的起点高,当时广州只有80多个律师,不愁案源;而现在有近4000个律师,大部分律师都把精力放在寻找案源上。而法官平均每年要审理200多个案件,相对于律师而言,他们真正接触法律的机会更多,水平反而高于律师队伍。这样一来,律师助理进入律所以后,不能进入核心部分,只做一些复印文件等打杂的事情,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那么什么样的法律应届毕业生比较受律所的欢迎呢?是那些能够为律所带来案源的学生。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敲开律所的大门呢?
(1)不要忘记,在我国仍有一些律所、律师是通过办好每一个案件来吸引下一个案件,拓展未来的。因此法律科班生应该找这样的律所、跟这样的律师。因为他光明磊落,案源过来是不用给回扣的,在接手案件时已经有胜诉的把握,他用法律知识服务客户,不会担心你会抢走他的客户,反而会担心你水平不够好,进步不够快,不能和他协同作战。
(2)在面临生存和理想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先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不要一开始就想从领导的岗位做起。在这点上我们还是很有发言权的。目前,我们是广州信之安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信之安是一个房地产中介公司,我们为其提供全程贴身的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因而经常参与公司员工招聘工作。关于信之安的相关内容大家也可以到广州律师顾问网(www.mylawyers.cn)信之安专区查阅。在招聘的过程中,就很惊讶地发现,70%的应聘者没有准确的定位。现在很多毕业生到企业应聘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问:你没有工作经验,有什么能力应聘管理职位?他反问:“我为什么不能应聘。”应届生如果把自己放得低一点,才能够有机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而对报酬这方面得问题不要太在意,因为进去以后如果发现差得太离谱,是可以再选择离开的。这一点很多毕业生是做不到,就连很多工作过的人也做不到。所以一定要注意应聘技巧和态度。广州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用人时很注重应聘者定位准确与否的问题。
三、用最好的方法读最有用的书,探寻书中的“黄金屋”
1、从现状反馈,总结最好的研习方法,读最有用的书
和欧洲国家相比,我国进行职业规划的时间已经晚了很多,但是这样也比完全没有职业规划好,在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后,无论今后是想做管理,还是做律师,都应该有目的地读书,那么具体怎么读呢?
(1)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毕业,因为在找工作的时候,学历还是有一定的光环效应的。
(2)大家如果希望向法律的方向发展,应该通过听老师讲课和考试这种方法掌握法律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这是很重要的。包括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沟通,我给大家讲的可能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但是这也要建立在对法律本体知识系统掌握的基础之上。比如学民法学,老是看案例书和学者的专著是不行的,至少要搞清楚,在我国的民法体系中大范畴、小范畴的知识点有哪些。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