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少一个奴隶,多一个弟兄——纪念威伯福斯和《废奴贸易法案》199周年

  威伯福斯写下废奴的第一篇文章时,整个国会几乎只有他一个相信“三位一体”的基督徒。当他1789年第一次提出废奴法案,所有人都把他当作一个不懂政治的唐·吉珂德。妄图以一项基督教教义,对抗大英帝国肥厚的国家利益。威伯福斯在议会内首先向艾略特传福音,后来与他成为彼此天天代祷的属灵伙伴。每当议会中争吵不休,他们就退出去,一起祷告。1797年,威伯福斯出版《真实的基督教》一书,许多议员和贵族因读这本书而相信耶稣。威伯福斯坚信“英国的前途维系在一个最基本的点上,就是到底有多少人当他们遇见政治性的抉择,或在关键时刻,愿意顺服基督”。在他努力下,几位基督徒议员组成了一个祷告会,发展为历史上著名的“克拉朋联盟”。女作家摩尔记载说,威伯福斯与他的弟兄们立志,“奉献我们的口在议院中,奉献我们的脚在家里的祷告垫上,为每一件国家法案,为国家看不见的缺口向上帝祷告(《诗篇》106:23)”。第一代联盟共有8名基督徒,被后世称为“克拉朋圣徒”。他们数十年间持之以恒的提出废奴议案,有一次禁止奴隶运输的法案投票,全体议员拂袖而去,空荡荡的议会大厅只剩下威伯福斯和艾略特两个人。威伯福斯的坚忍,来源于对一个绝对的善恶标准的信心。他对弟兄们说,“是否上帝的旨意,不在乎议案是否通过,而在乎提这个议案的动机和本质是否符合圣经。如果符合,即使没有结果的应验,也是上帝的旨意”。
  1814年英国打败法国,拿破仑逊位。威伯福斯写下《废除奴隶请愿书》,说服英国议会在维也纳会议上,向欧洲各国要求废除奴隶贸易。在英使斡旋下,各国答应5年内禁止奴隶贸易。整个议会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的外交胜利。威伯福斯一人却伏案痛哭,令全场尴尬。他站起来说,非洲还在流血,5年内谁知道法国又会发生什么革命。难道我们的胜利,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生命,就是为了纵容法国和各国维持一个罪恶的制度吗?他说,“我绝对不会在同意书上签名,我愿以我的余生亲尝黑奴的痛苦,而非在这样的欧洲和平书上永远留名”。威伯福斯的信仰力量不但感动了议员,也感动了英国民众。消息传出后,议会在十天内收到了25万封请愿信,一个月内收到150万封请愿信。当时英国的总人口不过才1200万。英国的全部806个乡镇,包括最偏远的乡镇都有人来信,要求英国向各国提出立即禁止奴隶贸易。
  “克拉朋联盟”并不是一群书斋中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努力也不局限于议会。成员之一的克拉克森是一位著名作家,他的《论奴隶与人口贩卖》及1807年的巨著《废除贩卖奴隶的历史》,对普世废奴运动影响巨大。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是读了他的书后,决心加入废奴运动。他们当中除了政治家和作家,还有商人和总督,在废奴策略上看重贸易和教育的重要性。以贸易发展削弱对黑奴的市场需求,以教育提升黑人的价值。他们不但有基督徒的信仰,也有英国人的智能。先用20年的时间消灭视奴隶为动物的贩卖,再用20年的时间以赎买方式废除以奴隶为财产的制度。1890年,“克拉朋联盟”在西非买下“狮子山国”,将他们从欧洲和美洲解救的1980名黑奴送回那里,建立了一个没有奴隶的自由之城,帮助黑人自由劳动,与英国进行平等贸易。后来成为塞拉利昂共和国,它的首都就叫自由城(Freetown,音译“弗里敦”)。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斯,在1984年的《奴隶制度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一书中,克服数百年来人文主义的宗教偏见,给了“克拉朋联盟”公允的评价:
  克拉朋的这一小群基督徒坚信,人的基本自由和价值,高于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阶级所能剥夺的。这一个信念,是来自上帝在人良知中所刻下的律法,是道德中的至上法条。任何法律违背这一基本点,带来的必将是败坏的连锁反应。这种坚信,凝聚了这批基督徒,为扭转整个时代的伤害,全心全力的投入政治改革,以整整58年(1780—1838)持续的努力,慢慢的挪除一切人为制度与法律上的拦阻。这一群基督徒,个个坚守圣洁的生活,以执行这项圣洁的律法改革。并似乎是在永无止尽的反对中屹立不摇。
  威伯福斯在向伦敦传道会道歉的公开声明中说,“福音和政治自由是上帝帮助黑人的两条平行轨道。基督徒政治家仍需推动废奴的立法,宣教士仍需忠于他们的禾场,黑奴信主后仍需守法”。他一生谨慎的看待福音与政治的关系。一生坚持宗教宽容和政教分离的精神。但与自由主义者的理解不同,分离的意思不是政治与宗教无关。在威伯福斯看来,与信仰无关的政治只可能是专制。分离的意思是任何人的信仰不被强制。而宽容的基础也不是价值的多元,恰恰是对真理的确信。上帝的旨意不需要人的搀扶,得胜与否在乎神,不在乎人的奔跑。1789年英格兰与天主教国家爱尔兰合并,引发政教冲突。威伯福斯为捍卫天主教徒的参政权,公开反对乔治三世,直到10年后天主教徒取得议会的席位。他说,一个基督徒政治家永远不需要担心结果,他只应该担心“有没有用不公平的方法去胜过对手”。真信心是宽容精神的来源。假如你所信的离了你的帮助,就无法在历史上获胜。那你所信的就一定不是真理。不宽容的根源在于恐惧,而恐惧来自于不确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