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很欣慰地看到又一名省部级高官的落马。这,就是进步,不要去想太多,不要去节外生枝地怀疑,也不要去煞有介事地俨然摆出一副政局观察员的架势作出世故分析。对待我党的反腐败斗争,纵然不能过于乐观估计腐败局势,但也不能过于悲观地看扁我们的强有力的伟大母亲的抗腐蚀水平与抗干扰能力。至少抓住一个,就应该看到一丝进步,而不是故作姿态、装作“成熟而深刻”地一概一棍打死,言必称“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派系争权的倒霉蛋”。作为对腐败痛恨的善良的人们,可以期盼党中央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查到一个,处理一个,但要是指望把所有的腐败分子全部一干二净地端出来以达到腐败分子绝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民群众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社会不稳定了,受害的最终还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还是不要悲观的为好。
但乐观不等于不理性,悲观也不等于理性。既看到中央的反腐成绩,又要看到反腐任务的艰巨性,这就是一种理性。理性不等于哲学分析,更不等于西方哲学分析;理性不等于宪政分析,也不等于庄重刻板的学术分析。随感也会产生理性、容纳理性、换来理性,严谨的学术论文中也会产生感性、容纳感性、换来感性。理性分析和感性欢呼并不矛盾,两者并不必然相互排斥。我在网络上进行有感情地欢呼、有感情地呐喊、有感性地评论,也是一种理念与主张的表达方式与行为自由。但幼稚的我,尽管不能对我的内心做到多么深刻、多么精湛的解剖,但尚已步入成年的我,也不是在像野蛮的疯狗一样到处乱叫、逢人乱咬,而是文静如家兔,认真而严肃地依照中央决定,密切而准确地贯彻党的反腐败方针,来围绕已经有初步的又有权威性的中央定论的陈良宇倒台个案,来表达我本有策划且仅仅局限于对党员干部、反腐败、党风等若干问题的浅薄看法与粗略意见。
在一片死气沉沉、四平八稳定又没有动感因子的舆论环境与生活秩序里,应该以最大限度的大海般的肚量容忍有激情的人站出来、跳起来、吆喝起来。尚处于嫩苗的我,深感自己做得很不够,离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还相差甚远,写出来的文字总是不能满足我内心里久存的那股本能冲动的最原始的要求,苍白而柔软地的话语里总是见不到多少澎湃的激情与高昂的斗志,这与腐败分子屠毒百姓灵魂的恶劣程度不相匹配,因而我的那些拘谨的文字也正如有读者所批评的那样缺少真正的“战斗力”。但我又在寻思,对于党内存在的蚕食党的健康机体的腐败的痛斥,并不一定要表现为有多么强大的“杀伤力”,因为对于贪官、昏官的惩治,语言文字毕竟不是刀枪,也不是炮弹,它只不过是平民百姓在茶余饭后用来表现自主意识的工具罢了。更何况,我素来以为,有战斗力的文字是需要坚实的底气与雄厚的底蕴的。这些思想与表达的奢侈品,于我的过去和现在,都是高不可攀甚至可以说是高深莫测的。柔弱的我,只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不辜负我的那些亲爱的热情读者,更不辜负我心目中或许早已描绘好的那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