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论陈良宇的倒掉
李绍章
【关键词】陈良宇;反腐败;党的制度建设
【全文】
土生阿耿法治夜话系列网文:
七论陈良宇的倒掉
■土生阿耿(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教师、中共党员)
这两天,有一位往日风光无限的高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倜傥了。因为,他涉嫌参与上海特大社保基金案,被查出了几项主要严重违纪行为。现中央已经决定对此立案检查,并且把他的党内职务免得一干二净。这位高官,不是别人,就是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
常在河边站,没有不湿鞋。但这样一个大昏官,在中央作出决定之前,却在老百姓面前装扮得很像个官样。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台上跟上海市的领导干部大讲、特讲反腐倡廉。一个月后,他自己却成了中央反腐败斗争的一项成果。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者不能扎下根,穷者不能穷到底。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干了坏事玩了火,终究没有瞒过中央和人民的视线。
多有读者建议我多看看外埠新闻,但就本文的写作来说,我只能根据中央通过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出来的消息进行感性而浅薄的表达。这也是作为党员的政治纪律要求,必须要服从中央的决定,必须听信中央的权威消息。
然而,一个值得推敲和质疑的问题是:按照中央的初步核查结果,陈良宇在职期间,与社保基金案有染,并且为亲属谋利益,给身边违纪人员作袒护,还与一些企业主勾结在一起,挪用老百姓的保命钱。按理说,这根本就不符合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并且属于严重违纪行为。但就是这么一个大昏官,为何直到今天才揪出来呢?
昏官、贪官就像舞女一样,是表演一时的。不管里面究竟有什么“规则”、“因素”、“斗争”、“策略”,我们总会愿意看到中央反腐的决心和行动。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所谓的“政治斗争”,这都是外因,根本的原因还是倒台人确实有腐败行为。这个辩证关系无论何时、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其实,要是去全面分析政治生活,剖析官场规则,深挖各种现象和结果之所以出现,那从外因的角度,或者从政治场的运转整体来看,肯定会存在斗争,即“政治斗争”,但“政治斗争论”不能用来为昏官寻找美丽的借口,不能否定反腐败本身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且这种说法是不能登上中国言论舞台的。
“身为贪官”,只要有腐败,就要努力去掩护,掩护的手段往往就是做些花样文章。但正义的力量终究是巨大的,只是迟早的问题。我始终相信我党的执政能力,只不过是有没有下定反腐决心的问题。有些事情,真管起来了,是会管好的。贵州一带那么高的悬崖绝壁上,都能写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我在想,这么高的悬崖,那些写字的人是怎么爬上去的?有这么高的梯子吗?
“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是我最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妈妈”。可恶的是,一些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却把这个团体给糟蹋了,政治影响十分恶劣,老百姓很不满意,长期下去,后果可能很严重。但通过中央对高级官员的惩治,我们会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参与特大社保基金案而从此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彻底倒掉,中央的这一果断决定,既具有时代意义,又具有历史意义。陈良宇的倒掉,必定永载历史。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中央的这一举措之得民心之重要意义。抓,总比不抓强。否则,有多少货币会继续在其中间流通?有多少女性又会遭遇多重身份?又有多少社保基金在这些官员手里转移给毛头小伙购买沪杭高速公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