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困境及出路探讨
江蒲
【关键词】学科困境及出路
【全文】
大学教育正面临着如何应对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需要实施教育的问题。所谓复合型人才,是一种由多种知识结构和能力构成的人才。它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众多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的条件下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较宽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专业的统一;在能力上.应该是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一;在意志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统一 。
人类社会活动的丰富多彩决定了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的方法灵活多样,研究方法或工具的采用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就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整体研究方法来说,经济学属于观察性科学,管理学属于经验性科学,而法学则属于规范性科学。每一种学科都是整个科学领域的分支,作为为人类需要服务的科学,它的每一个分支虽然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他们也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忽视了这些联系,学科研究就具有了封闭性,严重者将产生特定的学术困境。
一、经济学的实践困境
观察性学科可以形容为“纸上谈兵”,观察者可以借助假设前提高谈阔论,无所不往。但是经济学家的本意还是想通过研究和宣传,让自己的思想对国家政策、企业决策和个人生活的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不过指导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又取决于假设前提的真实程度。纵观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从亚当•斯密假设“经济人”开始,西方经济学家一直从观察家的角度创造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并试图指导经济生活。经过两个世纪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直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补充、修改和完善,整个过程都是探索如何将基于假设构建的理论符合经济生活的实际。然而至今为止,经济学仍然面临之一系列实践问题。
从结果看,它的困境反映在对经济发展的预测的准确性和对预测结果的检验方法的确定上。经济学的预测困难在于经济学与经济实践之间难以消除的相互作用 。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以一少部分人的智慧预测大多数人的行为结果,其预测的可信性是难以证实的。并且,经济学家还希望通过预测影响经济的发展,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也希望通过经济学家的预测避免它们所不希望的后果发生,这样一来,预测与预测结果是永远不能吻合的。但是不能否认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学并不是完全以人的意志作为分析依据,而是根据现实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和客观的生产力条件进行预测的,因此,经济学家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可行的。只要承认经济预测的模糊性,对预测结果的检验也就不能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