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主要原因
我个人认为,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猖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法制不够健全,作为我们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力度不够。这些实际上都是体制上的原因,我在这里就不去多讲,也对在座的没有多少益处,大家知道有这个原因就可以了。
(二)从企业自身而言,基本上是因为企业疏于管理、监督和防范,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才导致了他人乘虚而入。我个人认为,企业自身存在的监督、管理漏洞是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猖獗的最主要原因。有的企业只注意业务开展、规模扩大,而轻视安全保卫工作,门卫形同虚设,有的企业仅仅在企业门口设立一个象征性质的保安,不管是企业工作人员还是企业外人员都可以随意进出不用登记,因而犯罪分子可以将企业的财物轻易带离企业;对企业的财务室、仓库、技术部、产品开发部、资料室等关键场所,这些场所是犯罪分子实施经济犯罪的主要场地,但我们企业有的没有专职保卫,有的设立保卫但没有多大效果,大多数企业在这些关键场所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规章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领导疏于对职工的教育管理,甚至把一些有这样或那样劣迹的人员安排到要害岗位,为他们伺机作案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少数管理人员思想麻痹,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差,工作不负责任。管理、监督制约不健全、不到位,忽略企业内部的制约制度的健康和完善,未形成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上级没时间监督;同级没有胆量监督;部门内没人能监督;一般人员不知情无法监督;"董事不管事,监事不监事,股东成摆设"的局面。
(三)民营企业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犯罪人格是驱使他们实施经济犯罪的"助推器",这是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大肆实施经济犯罪的另一主要原因。民营企业工作人员,不管是高级管理人员、某些部门负责人,还是业务员、仓库保管员、技术人员,他们大多不懂法,不知道这样做是犯罪,有的虽然知道这样做不行但认为现在哪个企业的人都在这样干,“法不责众”。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我们抓获的大多数犯罪分子,基本上有不正常乃至畸形的犯罪心理状态及人格缺陷。当前,实施经济犯罪的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的犯罪心理状态及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见钱眼开"、贪图享乐型。贪婪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经济犯罪的共同心理,是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形式,甚至冒着生命的代价,肆意诈骗、收受回扣、挪用侵吞企业资金。如我们深圳市一家加工企业的司机陈某,为了达到贪财图利的目的,利用职务之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采取虚报委托收的部分货款等手段,疯狂地侵占企业资金三百多万元,用于其个人挥霍、赌博。
二是蒙混过关的侥幸型。不少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犯罪,都是侥幸心理占上风时陷进去的。他们具有自决心理机制突出的"鸵鸟心态"。一方面,他们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上有保障,并不愿意因经济犯罪而丢掉自己的工作,希望"鱼与熊掌"兼得;另一方面,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智商较高,往往自认为身份特殊,见多识广,且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赃证匿藏天衣无缝,或相信朋友不会出卖自己,在自信能侥幸过关的情况下走上犯罪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