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理革命的法学解释》序言及目录

  经济学界关于经理革命的各种理论固然能够解释为什么经理阶层会发动这场挑战传统公司法律制度的革命,但是对任何社会现象仅有理论阐释是不够的,最终落实到实践层面必须有具体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对经理革命现象而言,提供应对之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当属法学界的使命。
  本书作者对经理革命背景下的公司经理法律地位、公司经理选任制度、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20余万字的专著即将出版,其勇气和勤奋着实可嘉。
  本书吸收了经济学里的人力资本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对公司经理在公司权力构造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作者认为,传统代理理论无法解释公司经理在公司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努力地为公司工作,应该从契约的角度定位股东与公司经理的法律关系,进而主张经理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通过契约约定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而在公司中取得类似于股东的法律地位。公司经理能否最终享有这种地位,取决于其人力资本与股东实物资本的专用性程度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应通过契约来作出制度安排。这种观点突破了公司法从代理角度界定公司经理法律地位的传统,进而为公司经理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当公司经理作为一个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这个契约时,对其激励和约束就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解决代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回报人力资本(激励)和避免人力资本虐待物质资本(约束)。
  本书将公司经理任职资格作为一个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公司经理的积极任职资格,立法没有涉及,也为公司法学界所忽视,仅规定消极资格而不规定积极资格,只能从德的方面而不能从才的方面把住经理人职业入口。因此,全面研究公司经理任职资格是很有必要的。本书还讨论了近年来许多中国公司旨在“与国际接轨”而设立CEO(首席执行官)一职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在公司经理激励与约束制度设计上,作者认为应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物质激励(约束)与精神激励(约束)相容的制度,并对相关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见解和论述都颇具深度和实践意义。
  本书较注重实证分析,借助了大量最新调研数据和案例资料来分析问题;在写作风格上,一反学术著作语言的晦涩,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枯燥的理论问题阐述得有声有色。这不仅使得本书贴近现实,也大大加强了其可读性。当然,作者对一些问题的论述尤其是制度层面的分析还是欠缺一定深度的,有些观点还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