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企改制前言

国企改制前言


钱卫清


【关键词】前 言
【全文】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改制成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课题。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痼疾,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非常之大。正是如此,很多学者、实际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许多文章和论著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界,主要采用经济学的范畴和研究方法,法学界对这个论题的研究却还不够系统、深入。不可否认,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研究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十分重要并卓有成效,但,经济学不能代替法学,法学的视角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学科有着不同的适用背景和研究范围,解决不同的问题。比如,经济学主要关注怎样能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主体,怎样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使我国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扩大赢利,减少亏损等等。而企业产权关系,企业法律形式,企业改制行为效力,企业改制过程中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和变更以及纠纷的解决等很多问题就属于法学探讨的范围了,必须以法学知识加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激烈变革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大量的立法是不可避免的,改革的过程及其成果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确认和巩固;另外,在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大量新的概念、范畴、制度形式等,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这些都要求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从法律的角度和要求出发、运用最基本的法律语言以及方法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大量零乱芜杂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并进而为司法实践提出对策。这也正是本书在理论运用上的考虑以及希望达到的社会效果。
  从法律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看,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的幅度不断加大,采用了很多新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制度创新,尽管其中很多都被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但是相对于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滞后性来说,显然,现实与法律之间的张力是巨大的。笔者曾多年从事民事和经济审判工作,接触了大量与国有企业改制有关的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间,曾经参与关于国有企业改制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赴山东、江苏、福建等省的一些试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与当地改制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当地法院审理改制案件的法官进行了详细的座谈和交流。我发现,国有企业改制的方法、模式可谓五花八门,甚至十分混乱,不同地区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依据可言,不仅影响了改制的成效,也造成了很多纠纷,并给审判实践带来的不小的困难,损害了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基于这种状况,我希望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即主要运用民商法律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改制行为、关系、纠纷进行逻辑上的归类与分析,对抽象出来的民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以及内容加以判断,通过对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认来最终理清各种改制或与改制相关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与效果。总之,如果谈到本书希望并且可能带来的贡献,那就是以法律机制的框架分析国有企业改制行为,同时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法官和律师都能有所启示,特别是对审判实践的科学、统一与规范带来促进作用。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