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非学术性解读
黄晓亮
【关键词】自由 合理约束 随心所欲 权力 权利
【全文】
1、 自由概念
自由的概念在不同的人那里有着不同含义。比如,一个小孩的自由就是痛痛快快玩耍或者吃自己想吃的东西,被压迫的人的自由就是脱离别人的控制,获得对自身行为的支配,政府官员眼里的自由就是行使权力而没有人能够约束。他们都触及到了自由的内在核心:不受任何的约束。但是,这样的自由是非常具体、个性的,并不能在每个普通的人身上实现,难以获得一种普遍的意义。社会能够接受的和已经接受的自由,是每个人都正在毫无例外地享有的自由。所以前者中的自由本身并不是政治学意义、法律学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社会秩序所要求的自由,后者中的自由才是合理约束之下的自由,也就是行为人在外在的合理约束之下随心所欲的说话、做事、享受。这里的含义似乎给人一种矛盾的印象:“约束”与“随心所欲”岂不是很矛盾的吗?是这样的,社会秩序中的自由永远是这样的,是在合理约束之外不再受其他约束地进行自己任何行为、言论。只有这样的自由,才能够为社会秩序所接受,也才能为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等社会学科所认真研究。我们这里言说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自由。但是,需要指出的事,自由永远是指个人在生命上进行独特体验活动的自我认识以及自我选择的权利,完全是个人的事情.
这样的话,自由的核心就有两方面:合理约束、随心所欲。最好界定的就是“随心所欲”,然而最难界定的就是“合理约束”,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什么才是“合理”?谁有权力来界定这个“合理”?这样的“合理”界定是否要受到必要的约束?要受到谁的约束?正是这个“合理”才是人类几千年来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血,付出了巨大的财物、情感、精神、生命的代价。人们需要一种“随心所欲”,也都希望有这种“随心所欲”,不幸的是,在追求这种“随心所欲”的时候,人们总要处理好这个“合理约束”。
2、 自由意义
自由的意义,似乎是一个不值得进行谈论的话题。对每个人来说,自由可以放到与生存、健康、感情、性欲满足一样重要的地位。但是也只有人们失去了自由或者不能得到理想的自由的时候,它的意义才更为凸现。
它究竟是什么呢?试想一下吧!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行为自由,他就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见到自己想见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言论自由,他的嘴巴除了吃饭,除了重复别人允许的东西,他就不能所自己想说的东西,别人害了他,他也不能说出来,他的大脑其实被去掉了思维的功能。自由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血液,没有血液人的肌体就不能活动起来;自由就像地球上的水,没有了水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循环。自由是一种传递和联接的媒介,把人们的思想、欲望输送到外界,把人们的活动连接起来,使人成为活生生的、真正拥有自我感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