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在运作了近200年的拿破仑法典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与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并行的一个另类的二人世界生活组织模式——民事团结契约(pacte civil de solidarité,以下使用法国法通用简称PACS,对于该契约的签订人简称为pacsés)。
甲、 立法原因及实施状况小结:
该领域的立法进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历史的演进最终从两股力量的集聚中催生了PACS。PACS契约的初始动力来源于同性恋运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法国,很多同居的同性恋伴侣发现他们在法律上不具有任何地位。在现实的司法判例中,法国最高法院曾经在1989年、1997年 两次作出拒绝承认同性恋伴侣法律地位的判决。推动该项立法的另外一个动力来自(异性间)同居问题——一个重要性日趋增强、却被法律大大忽视的社会现象。
由于PACS的一个主要的突破是给予同性恋同居伴侣合法地位,所以在该法问世前后法国社会各界的激烈辩论中倍受质疑:PACS会不会导致“我们文明的末日?”,或者“婚姻制度的毁灭?”,或者会“助长更多为取得居留证件或者减免税收而采取的作弊行为的发生?”。
2001年11月15日在PACS法律诞生两年之后,法国国民议会的法律和文化事务两个委员联合审议通过了对该法实施情况的总结报告 。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该法两年的实施情况表明前述种种悲观的想象和推测经证明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报告指出,那些曾经担心会一下子出现数以几百万计的缔结PACS狂热浪潮的人们看到,实际上两年总计只有5万个PACS契约的签订。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数字本身也证明了这样一个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从无到有的成功。不过,PACS的狂潮并没有对婚姻制度造成冲击。统计数字显示:在2000年登记结婚的对数大幅度提高:30万4千3百对。这比1999年增加了2万对,增长率达到10 %。
其次报告注意到,PACS一族不仅局限于城市和同性恋。统计资料显示,pacsés中大约有一半为同性恋伴侣,另外一半为异性恋伴侣以及不存在任何性关系的生活伙伴。对于后者而言,PACS在获得税收优惠方面的优势为因深厚友情而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人提供了互助生活的便利。
此外,PACS也并没有给非法移民敞开大门,在2001年3月份缔结的三万多个PACS当中,只有297个导致发放居留许可,163个最终发放了临时居留证。
总之,“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是第一个承认同性恋伴侣权利的法律,对于抵制一直十分活跃的仇视同性恋的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同时又没有构成一个威胁家庭制度的武器”。
根据法国一家同性恋杂志《Têtu》的民意调查,在2000年9月份有70 %的法国人以压倒性的多数赞成PACS,而仅仅在两年前该项统计数字为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