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的异化
赵福军
【关键词】
【全文】
2002年9月19日,在《南方周末》看到一篇《评“学生干部除外”》的文章。读后颇有感慨。湖北黄石的一家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公司,在毕业的求职招聘的信息中公然的规定:“欢迎对口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校、院、系学生会干部及班长除外)。”这中公然的排斥学生干部的做法,和我在去年在招聘信息中看到的“欢迎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员的学生干部”以及前几天我们学校院系领导所说的:“你们要在学习的同时到院系和学生会中去做做,锻炼以下,然后争取入党,到时毕业好分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家公司企业的老板一定是一个在大学中深入的观察了学生中的一些问题的,并经过思考,才作出这种决定的,从其企业发展良好就可以看出。这不由的就需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大学是一个什么地方?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干部的目的又是什么?以及学生干部和普通的学生相比多了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我所在的学校也算是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的大学,因此以我的观察就基本可以看出整个中国大学中的学生干部的整体的素质和学识能力。我们学院由于学校的合并,所以经过院系的调整,今年的学生会的人选都经过了调整,但是今年的学生会中的人几乎国家英语四级考试都没有通过。由此就可以说他们并不优秀,也许有人会说,正是因为他们为了帮助老师搞好工作,所以放弃了一些时间才没有学好啊。那么我想问:来大学里是为什么而来?大学,是一个培养大师和优秀的人才的地方,不是培养社会中的坯子和官场中的好手的地方。我认为做干部的首先是做一个榜样 ,我从小都以为干部是最优秀的才可以做,但是现实确实最不优秀,但是却最会溜须拍马的人可以做。这些人做学生干部是为了什么目的呢?真是为了学生的利益吗?“学生会”多么好的一个名字啊?学生自己的利益代表。但是现实呢?学生会根本就不是学生的代表。为什么当学生有了意见的时候,学生会的领导都不会上报。据我所知,一般学生会的领导都是一些党员学生,或者是一些预备党员,所以什么事情他们都首先考虑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啊和学校作对,自己的党员关系怎么转?而且现今大学中的奖学金的评选确实使人失望。奖学金,本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一些家庭比较的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的。但是现今大学中的奖学金的评选的标准,学习的成绩却站不到一半,另一半以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是否献过血,来裁决。真是失去了本来设立的意义,我们班去年奖学金基本上被学生干部垄断完了,但是这些人的成绩根本没有那些没有拿奖学金的人的好。这就使人不禁要问;大学的学生干部难道就是为了更好的对自己的前途有利,对自己的进期的利益有利的目的来的吗?键入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不知道企业要了这样的人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