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明月楼高休独倚” (法学游记之三)

  回国。公共场所购票,独自一人站在了等候线后。出乎意料地:左、右、后三方有同性、异性乘客们蜂拥而来,“千手观音”般的佛指齐刷刷地挤进小窗伸向售票员,我在一阵忙乱中开始了与同胞亲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试图抗议一个上身着西装、下身穿运动裤的青年“你怎么不排队?”立刻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被冒犯后的愤怒惊叹号、外加“你是外星人”之疑问号。他身旁两同伴冲我不屑一顾的嚷嚷:“精神病!一阵摩拳擦掌炫耀之下,我开始接受第一轮重返社会的强化再教育。
  次日,已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的北图读者阅览证办理处。站在官方标明的等候线后,我想前前后后都是熟悉了7、8年的同学师友,不会有街衢遭遇的“文化冲突”吧。没料想一个书生小弟这回又忽视了我的存在、插到我前方。看来这回连外星人都做不得了,或许已经蜕化成了隐形人。为保“人格”,再提抗议。
  这次大获全胜,书生小弟连声道歉。只有办证处的老师对我提出质疑:“为什么站那么远呢?人家还以为你在远处等人”。再看那书生小弟则满脸委屈地打量我,琢磨着这么一个思维怪异举止唐突的 “外星人”。唯有自问:何苦又设定这么一条官方等候线?可以想象我师弟会高高举起“真是死脑筋”这一答题板,才没敢当面提出疑问。
  再回我的学园,在饥饿时排队:从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因为学生食堂中排队、插队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拳脚相见的镜头,如同电视连续剧不断上演闪现。以至于1997年底结束了欧洲近一年的实习回京后,面对我们社会中的高文明素质群体在大学食堂中排队时的无序与混乱感到“很难适应”!
  更不用说在节假期那人满为患的火车站了。试问没有军警维持乘车秩序,我们仅仅依靠传承千年的内心人文地图还能找得到回家的路吗。
  回到欧洲,在同样熙攘繁忙的火车站,每每吃惊于欧洲人的不慌不忙。再紧急的场合,绅士还是绅士、骑士仍是骑士。永远不变的是秩序。正如萧乾先生在二战时的伦敦所看到的:即使在纳粹空袭的死亡威胁下,普通市民们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排队文明。这种秩序文明之所以如此强大,靠的不是外来的强制力而是英国人心灵中的秩序文明地图。
  那么,我们民族的秩序文明地图呢?我们的秩序文明基因的断裂是如此惨烈:疾病已经从社会表层渗透大学——这本应相对独立的社会自省机构。
  片断五:地铁观止
  地铁西单站。车站月台前书报销售点,时尚男女优雅地翻阅着《世界时装之苑》。片刻后地铁车辆到站。车门开启,站台上人群顿时一阵骚动,原本风度翩翩的都市风景线顿时大河滔滔、立刻放弃须臾前的闲适雅致投入赤膊拼杀的竞技场。一分钟的冲锋陷阵,天下甫定,有限的座位瓜分完毕。一切又都神奇地恢复了安定,阅读时尚刊物的同胞又重归气定神闲,仿佛一切都和地铁列车到达前半分钟一样。这是怎样一种反差强烈的场景啊!吾自追问:如此分裂的群体性的社会行为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看看身边的巴黎,市中心地铁最大的一个中转站:夏特来·雷阿勒,共有8条地铁线和大区轻轨线相交。这座地下街区每天都吞吐着巨量人流。月台上,上下班的人群川流不息,井然有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