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日本少年非行及对处方法

  (作者单位/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学院国务院法制局政法司 责任编辑/黄芝英)
 
  一、少年非行
 
  (一)从犯罪白书看少年犯罪概况
 
  1.少年非行
 
  少年法所指的少年非行的条件:
 
  (1)14岁(刑事责任年龄)以上20岁未满的少年犯罪行为;
 
  (2)14岁未满的少年的触法行为(虽违反了刑罚法令,但由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
 
  (3)虞犯
 
  不服从保护者正当的管理,与有不良行为之人交际。行为本身虽未触犯法律,从将来发展角度看,有可能发展成触法的行为。
 
  作为犯罪行为的少年非行及自身不构成犯罪的虞犯。两者的区别大体上相当于犯罪行为和触法行为的区别。因此,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从触犯法令也属违法行为的观点出发,犯罪行为和触法行为统称“非行”,犯罪少年和触法少年的检举及辅导并称为“检举”,以区别于对虞犯少年的辅导。
 
  2.少年刑法犯
 
  从战后少年非行的推移来看,1951年、1964年和1983年是3个高峰年,从这三个高峰可以看出它的概况。
 
  从1993年的少年犯检举人员的罪名构成比例看,窃盗66.4%,非法占有18.8%,后者的99.9%是属于离脱物非法占有(大部分是自行车的非法占用)。
 
  3.少年特别法犯
 
 1993年的罪名构成比,违反毒剧法(有毒物品、剧烈药口管理法)最多,占76.6%;其次是违反麻药取缔法。这两项超过了少年特别法犯的80%。
 
  4.虞犯
 
  1993年虞犯最终处理人员是1310人。其中离家出走最多,以下顺次排列是:交友不良、不纯异性交游、怠学、夜不归宿等。其中女性多于男性。从年龄层上看,男性14~15岁、女性16~17岁的最多。
 
  (二)少年非行的特征及背景
 
  1.盗窃犯少年
 
  少年刑法犯中盗窃的比例很高。其中,以商店商品偷盗为最多。以下顺次排列为摩托车、自行车、汽车、溜门撬锁、车上偷窃、偷盗商品,年龄越高、比率越低;女性在任何年龄段比率都高、引人注目。从职业区分看,高中生最高,有职业者、无职业者比率较低。其动机是“利欲”和“好玩”占大多数,“生活苦”只占很少比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