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法研究中的一种利用系统方法研究国际法的动向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认识框架。依据这一新的视角来理解国际法,就是注重国家在整个国际社会系统内的互动关系即相互依赖性。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国家主权概念,即通过考察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职能来分析国家主权。这一思想虽然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无疑对我们反思和重新诠释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国家主权观念是有价值的。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国际法的目的在于通过重新确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的作用,探讨如何使国际法成为如何解决不断增加的国际问题的更有效的手段。 应该说,这种观念对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并发展国际法是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四.小结
考察国际法和国家主权观念的产生背景,以及国际关系现状,可以说主权在其界限范围内的至高无上和权威性仍然是毋庸置疑的,主权和国家主权的受限制和约束本身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的。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许多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国际法和国家主权观念有新的认识框架。主权理论的变化反映着国际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法律体系的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国家主权权能让渡和转移的情况将日益增多,但是,国家主权仍然是国际法上的核心概念,这正是国际法的特性之所在。同时应该肯定的是国家主权受国际法的制约,需要重视的正是如何对国家主权与国际社会的权力进行合理分配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法律治理机制保证国际法实施的问题。 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106页。
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77页。
张文彬:《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59页。
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77页。
张文彬:《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23页。
张文彬:《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90页。
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40页。
周楠:《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1版,第299页。
余敏友:《以新主权观迎接新世纪的国际法学》,《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
王慧、刘印卿:《论国际社会组织化与国家主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